阅读记录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养殖应时张驰道(第三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天然花纹的边角料、碎石什么的,可以留下来,白云岩卖钱,三七分,你三我七。”
      李易没忘了大家之前说好的分红比例,他出技术和种子、化肥,长孙昕出钱。
      眼下既然有很多以前的‘废石头,挖出来当然还得按照规矩来办。
      长孙昕想一下分红比例,低头瞧瞧地:“石头挖出来,估计变大坑,做个池塘中莲花?”
      李易低头思忖,抬头说道:“池浅日晴明,洼塘水静平。南方江远道,北地坳临坪。莲绽炎芒月,菱结冷露程。既寻新品试,何必盼收成?”
      “种菱角?现在的时候过了吧?对,咱们尝试,万一行了呢,我可就找菱角种了啊。”
      长孙昕听完明白,不明白的是李易闲到了?
      永穆公主脸色红润,周围的贵妇看她的眼神充满了羡慕,看看找的郎君,多有才啊。
      李易脸其实也有点红,不过他脸皮厚,他就是为了给‘女朋友撑场子。
      当然,他今天状态好,要是状态不好就算了,量力而行。
      现在种菱角晚了,种荷花也一样晚了,人家都开花结莲子了。
      晚就晚呗,大唐时代的气候能让吐蕃种水稻,麦子更不成问题。
      江南多是采菱曲,就是五绝的,五律也行,重复一遍曲子呗,要么写十二句、十六句、二十句的歌行。
      唐朝时候的采莲曲正格是七言的,而采菱曲是五言。
      曲子是固定的,填词,不管曲子怎么婉转回旋变格,都是那个。
      如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和好一朵茉莉花啊,两种看着不同,主旋风格相同,这就是变格。
      要是把七言的采莲曲用五言行不行?行。
      跟沧海一生笑差不多,沧海一声笑与沧海笑,这两句五个字和三个字,都能填在一个曲段中。
      李易要求正格,给永穆公主抬面儿嘛!就是五言,写五律有对仗,显得水平高一点。
      永穆公主果然受用,周围这些贵妇,让你们的夫君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就写个采菱曲试试?
      看看我家的,所以说诗词不值钱,当官要重百姓民生啊!
      “多追点熟肥,顺便抓鱼过来养,要是成了,咱们培育新品种,不成最后也能有菱角,就是干瘪而已。”
      “我去哪找种子?要不要先育苗?”
      长孙昕纠结,他愿意作试验,一块儿地,反正弄石头都赚钱。
      “河南府那里有种菱角,你多花点钱,挖出来,连着泥和水带到这边,正好这边石头刨完了。”
      李易想到个好办法,其实他觉得这事儿吧,应该司农寺出钱,自己属于帮忙。
      但估计这个钱要不到,找司农寺去要钱,到最后弄不好得往司农寺里搭钱,那帮人太能哭穷了。
      上回有个人不小心把放大镜丢了,哭喊着要自挂东南枝,庄子只好又给一个,别挂,不至于。
      后来丢的放大镜又找到了,却不给拿回来,说是多寻个人帮忙,正好用上。
      “好,去河南府买,运费比苗贵多了,那个李易,为何不上生肥?要养鱼,生肥适合。”
      长孙昕答应花钱,对肥有自己的见解。
      生肥里面的虫子多,鱼吃正好。
      “天热,池塘水流动性差,蚊蝇会在里面产卵,幼虫就正好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养殖应时张驰道(第三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