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含元殿上众纷纷(第二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将军一同进餐。”柳冲邀请高力士吃饭。
      “柳学士客气了,针对后突厥用兵之事……针对江南西道之事……”
      高力士拒绝坐下吃饭,把两件事情李易的决定说出来。
      “需赶制军大衣,今年冬天,将士们日子不好过。”
      姚崇已经到二线了,仍旧忍不住提议。
      “西突厥如归降,是以其兵去攻后突厥,还是先养起来?”刘幽求说出自己的盘算。
      “铁勒九姓被小易养着,此番与西南蛮同时押送辎重,铁勒另外的队伍被朝廷管辖,也应帮忙运输。”
      毕构有想法,按照同样的办法操作,西突厥不主战,负责运输。
      大唐的兵有火枪,不能为投降的人配备,叫人去打,损失保证大。
      欲削弱西突厥,倒是好办法。
      眼下别人人口多,无所谓,他们打不过大唐,更不敢打。
      人口可以帮忙养牲畜,尤其是养马。
      “减租的先写出来,叫百姓安心。”张九龄考虑简单的问题。
      “不如全减,到时候从百姓手中买粮,小易准备在当地买地。”毕构吐蕃变大方了。
      减掉租子是钱,他守着户部十分小气。
      其他人,包括高力士在内,突然明白毕构的意思。
      先给当地百姓更多的钱财用,接着收税。
      李易要派人手过去,带领百姓过好日子,钱一多,还收啥租子。
      “待明日的。”宋?同意,明天办完事情,与陛下说,不能总是李易说得算。
      “吃饭!汤热一热。”卢怀慎招呼人去热汤。
      高力士告辞,把情况汇报。
      “易弟你看?”李隆基无可无不可,他说的减一半,大臣要全免,免吧!
      “至少三年才能见效,今年派人过到那边去,什么都种不了,先收拾地和山,尝试养殖业。”李易点头。
      百姓的水稻没什么损失,免租子保证高兴。
      说完江南西道,李易再提战争:“西突厥等一等,在黄河源头的队伍回撤,西突厥必须派人来降,不然用不上,避免他们学苏禄。”
      李易不准备主动接触西突厥,西突厥很关键。
      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的兵抽回来,逼迫西突厥投靠大唐。
      苏禄率领的突骑施,突厥给好处、吐蕃给好处、大唐给好处,才叫他膨胀。
      西突厥不能惯着,再出个突骑施怎么办?
      “好!”李隆基认可,暂时不管西突厥。
      金城公主在旁边一会儿给母亲卷饼,一会儿又给父亲卷。
      她高兴,她发现她把尺带珠丹给带回大唐,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大唐可以从边关回调军队,吐蕃打不了。
      除非大伦乞力徐重新推一个人上位,然后会盟进攻大唐。
      只要吐蕃无法联合,其他的部族哪一个可以单独打赢战争?
      何况修的菱堡,围困没有用,后面是黄河,黄河对岸还是菱堡。
      突厥围三面,黄河又没有水军可用,运输什么的不存在问题。
      打菱堡?天哪!爬不上去。
      尺带珠丹心情复杂,不知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n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含元殿上众纷纷(第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