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人性为本山路弯(第三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赞普,大唐的悲田坊如今各县皆有,生病又没有亲属的孤寡,在悲田坊中生活。李易的第二个徒弟,就是在悲田坊生活。”
      伊辛巴跟着说,重点在于李易的二弟子。
      最初他到大唐,看到长安的悲田坊,十分不理解,无法接受。
      吐蕃除了各别情况,身强力壮的人地位最高,老人要给年轻人让路。
      除非是抚千,老了也能指挥,寻常人老了又生病,扔掉。
      大唐居然养起来,包括出生的时候就腿脚不好的孩子,没被溺死埋了,大唐朝廷也管。
      时间久了,他才明白,今天大唐能养这些人,其他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也会被养起来。
      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就拥护朝廷。
      悲田坊每日有人离世,却见不到什么悲伤,在最后的时刻都受到很多人的帮助。
      即便是严冬,周围也是温暖,并非孤独。
      报纸上写了,狼群战斗力高,是强的活下来,人同样的数量面对狼,很可能打不过。
      然而人一直在扩大地盘,狼群却逐渐被驱赶,因为人懂得奉献与牺牲。
      这叫以人为本,吐蕃、后突厥就不懂得,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不应该是人。
      伊辛巴对此坚决反对,这不是骂人吗?
      你写个报纸你不想想我吐蕃的生存环境就瞎写?你贬低我们来抬高你们,无耻!
      让你们在我们那里生存,你看看你能不能像现在一样?
      后来他这个想法动摇了,因为大唐军队一直干到黄河源头。
      周围的原吐蕃部族在冬天的时候跑到菱堡,居然没有被冻死、饿死,年岁大的人都活得好好的。
      他其实心中还不怎么服气,他觉得是钱的力量,李易在背后推动,好有钱的说哦!
      他有一阵子想找机会当面与李易说道说道。
      后来报纸上又写了,说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越是追求钱,越会在关键时刻放弃更多人。
      当灾难来临,有的地方为了大家的生命而放弃钱,结果反而多赚了钱。
      而有的地方为了钱而放弃其他人的生命,最终损失的钱更多。
      人类的交往产生了社会,社会的本质是生命。
      伊辛巴就这样放弃说道说道了,他发现自己说不过李易。
      他发现李易这个人特别乱,总变,什么法家、道家、儒家、佛家、公羊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农家……
      李易那个人不固定,什么都会,又什么都用,从不说某一个最好,也不代表任何一个。
      伊辛巴把这些情况小声地说给尺带珠丹听,语气很沉重。
      尺带珠丹听着麻木了,他想跟伊辛巴说你们呆在长安不晓得,那天大唐军队兵临城下,偶们都被吓坏啦!
      东市转完,队伍穿过一个又一个坊,抵达西市。
      西市的东西品质果然不如东市,一些吐蕃人在西市帮忙鉴别牲畜,主要是马和羊。
      牛,用不着他们。
      尺带珠丹带了牦牛来,在某个程度上算是为大唐出难题。
      牦牛那一身毛,大夏天的怎么养?
      等他们见到大熊猫的时候,他们才明白,有种动物比牦牛还难养。
      牦牛过来把毛给剔短,稍微控制下饮水和棚子的面积就行。<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人性为本山路弯(第三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