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东北队伍又入新(第一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隆基拒绝吃,他仅仅问问而已。
      “如今百姓喂家禽以哪种作物为主?”李隆基知道蝗虫数量不够,鸡鸭鹅全吃草?
      “陈年的谷子给一点,籼稻的稻壳磨碎混合进去,洛阳的冬天草少时,不孵化新的禽雏。”
      李易了解情况,没有足够多的粮食作物给家禽吃,家禽生长慢。
      蛋被人吃了,人吃脂肪和蛋白质,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则小。
      拿纯数据来计算,很复杂,涉及到人体的营养摄入,不只吃饱。
      养鸡,即便人省下来的喂鸡,人吃鸡蛋鸡肉,还是比不养家禽,光人吃粮消耗的多。
      不同之处在于不养家禽和猪,普通百姓瘦弱,面带菜色,典型的营养不良。
      现在脸色红润,男人有肌肉,女人显得丰沛,生病夭折的孩子数量减少一大截。
      “夏天时由于草多、菜多,养殖的粮食消耗达到均衡,家禽和猪吃菜长肉,人吃菜……也能补充一点热量。”
      李易提到食物转化,家禽吃菜转换的比例比人高。
      李隆基对此学过:“外来人口增加,对于消耗本地的禽蛋有所帮助,本地储备,别处运输,规划妥当了?”
      “主副食俱安,京兆府主食多,可运来补充,副食亦如此,海州的鱼,冬天出动船只。
      从洛阳宫到北面黄河的沟壑,在修桥人力有余时,进行开垦。
      一部分种上护土作物,一部分种经济林,其他的改成田地和梯田。”
      李易给出大方向的规划,他那时同样的位置除了楼就是梯田,再往北面去,则为厂房区。
      现在住户少,田更少,大部分属于‘原始林地。
      里面还有老虎、狼、熊、豹子等动物。
      既然修桥,地方不利用,不如不修。
      “去渤海接西南蛮的人安排妥当了?”李隆基放下河南府的心事,指指东北。
      电报机送到他们应该到的岸边,看到人发电报来得及,另有船只轮换锚于海上。
      ……
      “今天不走了,天阴沉沉的,风冷飕飕的,又要下雪。”
      东北的雪地林间,李恩东看看时间和天,决定提前宿营。
      由于当地人的拖累,还得走两天路。
      额外的队伍又有所增加,新来两个部族,拖家带口的。
      后加入的部族看到之前加入部族人的样子才动心,明明大家过一样的日子。
      突然邻居乘着马拉雪橇,丢掉很多东西,然后穿暖和的衣服和新鞋子。
      小娃娃的时候从皮手闷子里拿出来,上面没有黑黑的皴,很干净。
      再看自己的孩子,流着大鼻涕不时往回吸一下。
      跟着大唐的人,生活这么好吗?算我一个,我带着族人去大唐。
      时间被耽误,又得重新给两个部族换鞋子、找乌拉草。
      烧草木灰、煮水、打猎来的野兽皮子扔里泡,之后拿出来在冬天里晾着,都冻硬了。
      需要到地方后再进行加工,回程时大家应该有更好的保暖衣服。
      李家庄子的人决定,其他人听从,搭营帐,倒无须挖壕沟。
      六个部族中间分开,避免晚上来回乱蹿。
      比如看上哪个别的部族的男人或女人了,生活如此艰辛,能快乐就快乐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东北队伍又入新(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