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一百二十二章 时光不停奋斗学(第二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某未说星星小,星小因远,近而巨大。
      某说你射上去的星星小,看不见。
      某会用你航海的工具经纬仪、六分仪,闲暇时看过两遍原理和操作说明,简单明了。
      若有一颗小星星归咱们管,夜晚定位更方便。”
      张九龄摆下手,我何时说星星小来着?
      “看过两遍?简单明了?老九啊!你有天赋,适合出海远航。”
      李易觉得张九龄在侮辱人,啥叫看过两遍就简单明了?我为什么看了好多遍才叫人做出来?
      你说的‘两是虚数吧?跟看两眼一个意思?
      “某并非家中行九。你当宰相,某出海,用经纬仪和六分仪看位置,乘脚下的船。”
      张九龄先纠正李易的称呼错误,再提其他条件。
      “我这船用你看仪器定位?随便一个人,只要不傻,都能乘着出去。
      不过你有一点说对了,人造的星星拿来定位。
      还能随时通讯,顺便告诉船上的人何出有大漩涡、台风,及时躲避。”
      李易鄙视,你坐我的游艇出海,你摆弄经纬仪?给经纬仪校准?
      张九龄不以为意:“小星星何时可有?”
      “出现十万个我这样学识的人,投入到各个基础行业,再努力学习、钻研,十来年估计能成。”
      李易想了想,给出个答案。
      自己培养的人手目前还不行,没到分科的时候,而且数量少。
      好在外语和政治不用学,他们愿意学外语,自己学即可。
      主要学数学、物理、化学,之后的分支再说。
      张九龄露出难过的神色:“某此生是看不……”
      “行的,咱们努努力。基础学科按照目前的学习进度,再有一年半。
      接着他们一边研究一边当官一边教学,本来不当官更快。
      新找来的工匠及工匠家的孩子,他们属于技术学习研法主力。”
      李易提到学子,学子们学习很刻苦。
      他却不想把学子培养成技术型人才,必须叫他们当官。
      到时候大唐各州府有一个学子坐镇,指导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顺便培养人手。
      “太慢了。”张九龄着急。
      “日子总归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你不去安排,岁月难道会为你停留?”
      李易不觉得慢,自己的国家从建国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计划,一段又一段的路在修。
      当时有谁想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五三年开始,七十年后,国家发展成那个样子?
      那时走了很多技术上的艰难路途,因为没有资料,而且有的东西涉及到专利。
      自己在大唐,技术抄呗!专利费……哪个敢管自己要?
      张九龄神情变了,他端起酒碗一仰头,又把碗端平,抿一口。
      “不可喝醉。如此,刚柔你放心,进团儿之前,该我做的我会做好。”
      “进团儿又不是不能做事,只是精力跟不上,让更年轻更有精力的人上来。
      有的人比九龄兄年岁小,却已精力不足,自是不可占重要位置。
      物质基础非常重要,能够让人摄入更多的营养。
      家中富裕的人家,子弟通常比别人高大一些,寿命也长一些。
      加上医疗条件,夭折的孩子减少,因小疾死去的人减少,大唐慢慢会变好。”
      李易说着继续喝酒、吃串儿。
    &n

第两千一百二十二章 时光不停奋斗学(第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