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三百七十三章 税费无取定价权(第一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隆基等人慢悠悠地吃,百姓速度快,赶紧吃饱了装车去洛阳。
      有的百姓东西好,要自己去洛阳卖。
      有的百姓的野菜不值钱,挖的多,问问跑到桥这边收购商给的价钱,觉得合适的话,卖给收购商。
      野菜多,雇车的费用高,自己还要跟去,到那边就是傍晚,住下多花住宿费,不住回来,半夜赶到家,明天早上起来挖菜耽误。
      李家庄子的人在旁边,有车,看着别人收。
      哪处商人开始商量价格,庄子人手就过去听和看。
      从前两天出野菜后,每日皆如此。
      他们没有固定的价格,看野菜的品相,数量不看,多少野菜洛阳都能消化掉。
      品相好,商人压价太低,庄子就收了。
      卖相不好,百姓要抬价,庄户不出声,百姓会以收购商的最后一次报价成交。
      庄户看东西未必那么准,他觉得不好的野菜,可能洛阳自己做饭的百姓和商铺认为好。
      然!庄户就有定价权,且大家俱认可。
      毕构看着,张张嘴,终于化作一声叹息,吃饭。
      他想收税,见到百姓满脸疲惫的样子,拿到十几钱、几十钱不等的钱数后又开心的表情,实在说不出口。
      宋?看毕构一眼:“小易,桥头的卫生和秩序维护谁负责?”
      “没有卫生问题,百姓卖完东西会把自己周围的菜叶拿到桥上倒河里。
      秩序大家自己维护,庄子里的人每天在,说好了的,一旦出现问题,这个市场立即取消。
      没有庄户,守桥人会看,旁边养马的一排房子,驿站。
      原来的水驿,换成了路驿,船只有,他们不忙的时候去捕鱼。
      多出来的钱归他们自己,他们负责免费汤提供、住宿安排。”
      李易打消宋?要替毕构收管理费和卫生费,好不容易有座桥,百姓刚刚享受到大唐福利,就要收钱?
      真想收钱,不如收过桥费,修桥花钱了。
      关键大唐没有这种收费项目,前隋同样没有。
      苏?喝口汤:“小易,我看百姓的收入并不少,那个卖刺嫩芽的,卖出来七十一钱。”
      “对,他挑两大筐刺嫩芽。明日早上,我请诸位到庄子里的山上采。”
      李易看到了,甚至看到有人拿来灵芝,正好遇到便采回来。
      灵芝商人们不敢碰,根本不懂,胡乱喊价能行?
      喊李家庄子的人过去,结果青黛过去了,看一看灵芝,给对方四百钱收到手。
      李归藏抬头看一眼师父:“他挑来卖的刺嫩芽绝非他自己一人所摘,看他身上,现在仍有湿的地方,清晨蒙蒙亮,一家人进山,再看他的手指头,定然扎过很多次。”
      “既如此,明日以忙朝廷事务为主?”
      苏?看看自己的手,不想挨扎。
      “无妨!”李隆基要去,扎就扎呗!还能扎死你?
      “想收钱能收,提供什么服务,收什么服务的钱。
      雨水渐多,搭棚子躲雨、乘凉,买卖在棚子中进行。
      收取棚子费,百姓得到额外便利,交五角钱,想来可承受。
      记得卖完收钱,偷逃一次当百次,重罚。”
      李易对这边的桥头很看重,等将来繁荣起来,再收税,收商铺和摊位税。
      就是不以其他活计为主,专门买卖的人,如长安东西市,洛阳南北市。
      整条

第两千三百七十三章 税费无取定价权(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