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三百八十五章 信仰所处发本心(第一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路曲折,因势而行。
      李易、李归藏、青黛小丫头总能很快找到东西,灼灼慢了却不焦急,她在观察和学习。
      在羽林飞骑处理掉四十多条蛇、抓住十一头大小不等野猪、驱赶了猞猁和豹子后,苏?终于得偿所愿采到了属于他的刺嫩芽。
      进山太深了,百姓进不来,百姓知道深山危险,就在外面转,哪怕樵夫也不上来。
      倒是有猎人小屋,不过当地属于河南府,与长安所在京畿到一样,未到开放狩猎的时期。
      猎人小屋地下一层石灰石,防止老鼠进入,甚至摆了老鼠夹子。
      所有的肉干都吊起来,用来装米的器皿是石头的,上面压了薄石板。
      水缸的下面放了小石子,就是麦饭石,这边的麦饭石多。
      猎人能够进山的时候先换缸里的水,来不及换,就把上面的东西撇出去,然后烧开。
      羽林飞骑帮忙刷缸,挑水过来给加满,再盖上木头的分成两半的盖子。
      把老鼠洞堵上,死老鼠清理干净。
      最下层因化冻返潮的柴火拿到外面架起来晾晒,刀和大的叉子磨好。
      距离主路近的猎人小屋其实不用羽林飞骑管,已经收拾好了。
      显然有猎人来过,他们看到情况,为别人,更为自己,处理一番。
      太远的就不去了,不允许打猎,过去后补给要出问题。
      “听着喜鹊的叫声,心情瞬间舒畅。”
      张说抬头看一个树杈上的窝,有嘎嘎的叫声传来。
      他的小机器人十分不给面子:“那是乌鸦。”
      “鸦雀齐鸣!”张说那叫一个脸皮厚哇!
      “我浅薄了,只听过鸦雀无声。”小机器人表示佩服。
      “好一个鸦雀无声。”张说却觉得这个词好。
      “是哈!”小机器人回应。
      李易瞥一眼:“其实喜鹊和乌鸦长得很像,叫声也差不多。所以……没什么。”
      他突然反应过来,如今的倭国并没有把乌鸦当成好鸟。
      中华古代席喜鹊而不喜乌鸦,倭国总是学,他们就误认为乌鸦是喜鹊。
      鸦去无声也被人理解成鸦雀无声,两种鸟的叫声寻常人听不出来。
      后来即便倭国知道了喜鹊和乌鸦的区别,却依旧坚持乌鸦是好的,并且写入书中,神化了乌鸦。
      像动画片里的歌:钟声当当响,乌鸦嘎嘎叫……
      后来又因对乌鸦的描述多来自寺庙,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想去改变它不可能,就跟一则寓言典故故事一般。
      一得道高僧,路遇一茅屋,茅屋佛光大盛,他就想看看,屋中有老妪诵经:??嘛呢叭弥牛。
      他一听就知道错了,告诉对方,你错了,应该是:??嘛呢叭咪?恕
      老妪一看对方,知道遇到真正的高僧了,于是改过。
      结果高僧离开,再回首,房子的佛光消失。
      他只好又回去告诉老妪,我是记错了,你对。
      于是房子再现华光,信仰如此简单。
      故,倭国传承一部分中华文化,开始的时候乌鸦和喜鹊分不清楚,就把乌鸦当好东西。
      等到了宋朝,又有神鸦社鼓

第两千三百八十五章 信仰所处发本心(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