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五百五十九章 恶钱未尽远地贫(第二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哥不要急,两年,按照咱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两年足矣,前面兑换券打下了基础。”
      李易不认为百姓已经接受了一种纸币,再接受同样的纸印的钱便容易,劝李隆基莫急。
      “嗯!”李隆基觉得有道理,十分欣慰:“大唐没有恶钱,朝廷方能更好管理。”
      恶钱曾经是悬在皇帝和群臣头上的一把刀,大唐的流通货币不足,缺少铜,又要打仗,只能发行其他的货币来虚增价值。
      民间自己就铸钱,跟着一起虚增。
      等朝廷发现控制不住时已无法再控制,控制的话,一下子又减少货币流通量。
      本质就是朝廷穷,失去了货币信誉。
      就算是有现在李家庄子的技术能够印刷纸币,纸币一样贬值。
      百姓造不了纸币,却可以把东西卖得更贵。
      李易那时的法币,初时购买力强大,使劲印刷,开始贬值。
      大唐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方面的重视不够,没有加大鼓励技术的研发。
      对工匠不够重视,对技术性官员也不重视。
      如今已经重视起来,学医的就容易当官,搞技术的工匠都给弄个流外官。
      “可以用飞挺到一些偏远的地方拿纸币购买……野菜,北面地区就买他们制作的各种小工具。”
      李易想要说去买好吃的,发现时间不对,过去买了,百姓吃什么?
      南方有野菜,包括蜀地,北方其实不用管,已经在用兑换券。
      偏远的地方还没有兑换券呢,依旧用铜钱或以物易物,恶钱就藏身于其中。
      这样的地方不多,陆路难行,人烟少,又非重要的地方,驿站根本没有。
      “易弟,不如补贴给那样的地方,今年天暖和后让他们帮忙修路,顺便飞挺给送去些工具和吃食、好的盐、火柴、帛。”
      李成器干脆,不用买,给,钱给了算以后干活的费用。
      “兄长所言极是。”李易承认自己一时没想开,给就行,人家那里生活不容易,当政府关爱。
      “晚上在这住,喝羊汤,然后半夜咱们飞回去。”
      李隆基决定多留一会儿,陛下与民同乐嘛!
      原来运货的飞挺装上天兵军和横野军的东西往庄子飞,当地的乳酪、肉干太多了。
      还有秋天采的蘑菇,往长安运远,等着天好一些再看怎么安排。
      正好飞挺到来,装上去。
      李易给钱,当是买了,不用他们赠送。
      以本地的价格买,运输是自己负责的。
      ……
      时间一恍便来到正月十四,再有一天上元节。
      李家庄子的人早准备好了,等着看演出,吃元宵。
      江南西道邵州武冈县,县里的百姓同样喜气洋洋,从州治所邵阳县晚五天到的报纸上写了,今年陛下高兴,所有租庸调全免。
      要不是有邵水和资水,从邵阳把报纸送到武冈,得半个月。
      武冈县东边三十里的山上,坐落着一个村子,村民们早早起来。
      他们要把东西挑下山,到县城里卖,再买回来过节用的东西。
      二十个人,十个担子,准备路上轮换着挑,山路难行,有的地方还要顺着绳子下悬崖。
      好不容易在泥土上弄出来的楼梯,雨水一冲就没了。
      他

第两千五百五十九章 恶钱未尽远地贫(第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