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七百四十一章 规矩可改事清明(第一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常来说,罐头的容积都是三百九十七克。
      这个就相当于铁轨之间的距离一样,约定俗成的。
      不管是窄轨还是标准轨,这里面的标准轨的标准本身就是个问题,你怎么就叫标准?
      后了标准延伸到各个行业,包括电脑的组装和数据线,以及手机……
      那么为什么罐头的标准非要三百九十七克?因为它约定于十四盎司。
      凭啥就得这么干?因为最初的罐头厂的设备是这样。
      后来就不同了,  盎司是体积单位和重量单位,克是重量单位。
      跟在大唐买米,一斗米等于多少斤一样。
      一斗什么米呀?干湿度如何啊?
      李易的时候,大家也整天在度量衡里面纠结。
      最简单的就是送奶,买鲜奶。
      先不说鲜奶的奶是否是鲜奶,就那个打奶的器具,一般人就不知道。
      每个地方的鲜奶价格都不一样,有的是牛奶,有的是羊奶。
      然后打奶的提子,  就是那个器皿,他们基本上标准都是一磅。
      说起来的时候他们给你按照那一提就是一斤来计算,很多人都不懂,就以为那一提是一斤,一斤和一磅差多了。
      有人聪明,也不跟对方争辩,直接拿着一千毫升的玻璃器皿,来,给我打到这个线上,轮斤算的对不对,都不给你算密度,你给我打满。
      不知道的人,就傻傻地被忽悠了。
      有卖家说我就这个规矩,买家懂法的告诉对方,你的规矩不行,你得讲法,  你要是不服,有工商的人愿意跟你讲,举报一次人家就能拿到几千元的罚款。
      这就是社会的一个写照,谁愿意妥协,或者谁去强调,真正考验的是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
      执法跟不上,所有的法律都是虚假的。
      现在大唐的马口铁罐头不是,盎司什么的靠边站,一斤十六两,六百六十克。
      按照零上四摄氏度的水的密度来操作,有误差。
      杜斯察札吃了三个,吃撑了。
      他看着手上的翡翠项链,说着‘好,好啊~这个金字塔给了,我的还够用,我那个……
      他呼呼睡去,认为没问题。
      这个金字塔就被李易给占下来,郭子仪带几个人把防御布置好,飞艇才降低高度,  往下卸东西。
      “今天回不去了?”郭子仪把一切处理完毕,下午两点了。
      “不能回,  得坐镇一方,  身份地位与能力付出成正比啊!
      咱们吃盐爆花生米、水煮南瓜籽和葵花籽,加上盐水毛豆、茴香蚕豆。喝啤酒呗!新酿的好了。”
      李易与郭子仪很随意,他想喝啤酒随时都能酿,就是出海的时候成本相对高。
      高在啤酒花,得有这个东西,不然味道不够正。
      许多便宜的啤酒都是勾兑的,有的一元钱一瓶的啤酒,甚至是十二听九元钱的啤酒,一听几毛钱。
      李易看到都害怕,这个你得算成本吧?
      酒精多少钱?糖多少钱?易拉罐多少钱?商家利润多少钱?
      一听五百毫升的啤酒,买到手的价格是七毛钱,哪啥兑出来的?
      “南瓜籽、葵花籽不要,不烘干了,吃一嘴调料水。”
      他调整重机枪位置,金字塔于上面往下攻击,存在盲区。
第两千七百四十一章 规矩可改事清明(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