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九百零四章 昼夜不息欢喜最(第一更)[1/2页]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主持人宣布开元十一年中秋晚会开始时,两个府及铁路沿线的多数百姓围在了电视机前。
      无铁路所在相对又富裕的广州都督府也有电视机,别处的村子一个里面一到三台收音机。
      收音机由广播电台通过另一种形式播报,对电池的消耗量比较大。
      未休息的人除了服务人员外,便是工匠们,工盟三班倒在造零件。
      简单的工序交给他们,由庄子的工匠负责领队、检验。
      无数的生产材料从大唐各地运往长安和洛阳皇宫,长安叫皇城,洛阳叫紫薇城。
      李家庄子装不下了,皇帝呆的地方也没有多少人,正好提供场地。
      工匠们很愿意努力工作,无怨言,有信仰在,为大唐百姓造好东西。
      还有一方面,工钱翻三倍。
      不允许有额外娱乐活动,借下班的时间跑出去玩耍,睡几个小时觉再上班,不行。
      下班后可以泡个澡,喝点酒,锻炼锻炼身体,接着就睡觉,起来后吃饭恢复一个小时,干活。
      如此效率高,比身体精神都疲劳的情况下出的产品多、质量好。
      说好了的,等熬过这段日子,额外发奖金,就能放假了。
      “如今才晓得,大唐确实缺人。”
      从长安赶过来的魏知古感慨,他始终负责工部。
      工部的人手同样用上,看着造出来的电视、收音机、发电机,感觉不够用。
      初步统计,有超过二百万人在围绕着新的项目工作,从采矿开始。
      最缺的其实为技术工,正在发动基层进行技术交流活动,有奖励的。
      同是挖矿,有人挖的速度就是快,并非力气大,力气是基础,干活的时候有的人会动脑子。
      叫会使巧劲的人把自己掌握和领悟的知识告诉别人,给钱。
      李易喝口啤酒,继续烤肉串,为了喝啤酒,吃别的不适合。
      他一把肉串放旁边的托盘中:“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多补充蛋白质,蛋类、豆类、兔肉、鸡肉、鱼肉。
      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鱼也要吃,最好吃红烧肉,猪肉的红烧肉。
      大唐已不缺少粮食,养殖用的饲料亦如是,所缺者,技术、工具下乡。”
      李易没忘记偏远地方的百姓生活问题,大唐如今粮食多,却不能直接给百姓发,除非地方受灾。
      住在山区和戈壁地区的百姓需要技术与好的工具,技术能教,工具百姓买不起。
      提供无息贷款,朝廷再补贴一些,凡李家庄子出的工具就不要利润。
      直接给工具李家庄子可以支撑。然!那会害了百姓,不思进取了。
      反正没有东西就管朝廷要,享受高福利。
      大唐百姓明明勤劳,给养成懒惰,有罪啊!
      “大量的农作物到了采收的时候,受纬度影响,各地区略有不同。安西都护府的棉花采摘了吧?”
      姚崇提到农事,他专门学的。
      从那边回来很长时间的郭知运开口:“正是好时候,军民一起收棉花,陆续成熟陆续摘。
      等把籽压出去,一部分本地用的会纺成线,其他的打成包,看朝廷安排。
      当的棉花品质好,产量高。天冷的时候里面穿棉衣,外面套皮衣。”
      “从那里回来这般久,郭将军对那里知之甚详啊!”宋?突然来一句。
      “通个电报还不行?又不是写密信送去。”
      郭知运嘟囔一句,他已经到朝廷,负责教导‘军官,在于地方将领联系密切……
  &

第两千九百零四章 昼夜不息欢喜最(第一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