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果红酒?香,露沁物泽农作忙。
凡尘只求一冬暖,岁岁难免腊月寒。
端木睿和夫人提到的南山书院,传说中还未有南蛮国君时,便是隐在南蛮国京都之邻的一处丘陵之中的神奇地域,它独立于国政之外,与仙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凡出自那里的弟子,都是翘楚中的翘楚。更加神奇的是,南山书院虽然与京城相隔不足百里,天气气候却得天独厚,常年处于秋日漫溢果香。
这些南山书院中的翘楚,皆是才华横溢,虽有人愿意效忠南蛮皇室,但又留得几分清骨,信仰顶天立地,从不做伤天害理之事。
山书院收录的学生还颇有讲究,无论从文还是习武,更有甚者修身练气。多少豪门贵胄,多少清寒人家,想来这里求进取求学,南山书院的筛选规则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南山书院的招收弟子的规则,是无论何人都不能打破的铁律:年对学生都有一次考核,若有一条不合格,就会将该生员遣返故里,并向天下名示取消南山书院门生的资格。这铁律执行之严格,导致了每年能真正从南山书院读完七年学业的学生屈指可数,也使得能出得师门之人都是当世良才,出将为相都不在话下。奇也哉,这些真正出师的学子,偏生都愿意做边缘地区的小官,实实在在为民造福。正是这样,也保了南蛮国的富饶强盛,因此即便是南蛮的皇帝,也不能强屈这南蛮的清流之士子——只要南山书院不灭,南蛮国便可长盛不衰。
端木睿走访了南山书院出师几个学者后,便着手准备秋初送端木思去那里求学的准备。可,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皇宫。
“青沐,你说这端木侯是什么意思?”年近半百的皇帝,脸色看不出悲喜。
青沐乃是皇帝还是太子时的老人了,如今已经已经过了耳顺的年纪,比之普通奴仆对皇帝的畏惧忠心之外,更有一份长年相处的亲情。
“回皇上,奴才不知。”青沐接过皇帝手里的茶碗,轻声说:“您可以去问问皇太后的意思。”
“青沐啊清沐,我们都这一把年纪了,你还跟孤装不知?你这不是害怕孤与母后起嫌隙么?”皇帝明白他的好意,笑了笑开口说道“也罢,百善孝为先。去永寿宫吧。”
永寿宫中,太后正盘坐在窗前的卧龙榻上,双目微闭,只有手里一串不停转动的佛珠泄露了她此刻烦闷的心境。
时隔半晌,太后才缓缓开口问站在身边的侍从:“青云,你看这端木侯是什么意思啊?”
“回太后娘娘,奴才,不知。奴才只知道皇恩浩荡......”青云是清盐手把手带过来的徒弟,自青盐老死后,太后因他与他师父伺候的习惯一致,便提拔他做了自己的近侍。眼下太后听青云这么说,摇摇头,觉得这个青云太年轻,于大事上,没有办法给自己出上主意,只能是用顺了手的拐杖罢了。
“皇上驾到!”突然有人高声传报。
皇帝带着青沐转眼就进了永寿宫,来到太后跟前,与太后行礼,坐下。
太后差青云奉茶完毕,叫一干人等都退下。在单独面对皇帝时,太后才缓缓睁开了双眼。已经古稀的太后,双目清明,眼神坚定,气势分毫不输皇帝:“皇儿,你怎么看?”
“母后,依着儿子看,琼玉郡主的脸已经恢复了?”皇帝似乎自己问自己一般,没有正面回答太后的话。
“如此,南山书院之行,想必是为琼玉找个好夫家?”太后也叹到。
“锐气渐末了,琼玉郡主,不必
第18章 帝心难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