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州的城隍庙位于南北城交界之处的庙司坊。
许负扫墓回来后便来到了这里,走在庙司坊的街道,即便还没有到城隍庙,也能隐隐的闻到一股子檀香味。
庙司坊极为繁荣兴盛,或许是因为烧香祈福的人是以妇人姑娘们居多,因此街道两旁的店铺也大多是一些胭脂水粉,金银首饰,绫罗绸缎的店铺。
故而一路走来沿路呈现佳人之貌,风吹细柳,花枝招展,满街皆是美女之腰。
今岁又逢乡试之年,虽然还只是六月中旬,离秋闱尚有些时日,但已经有不少的青年才俊汇聚于璃州府了,
这些读书人平日揣摩文章风气备考之余,自然也会去游山玩水,这庙司坊便是这些年轻人必逛的景点之一了。
只见街道上一个个穿的花里胡哨的读书人,招摇过市,看似漫不经心的游玩,实则暗中窥探有哪个小娘子的目光放在了自己身上。
眼见这一幕,许负不禁低声笑了句,“呵呵,真能装啊。”
又走了一会,目光尽头便看到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城隍庙三个大字。
过了这道牌坊,前方再走一小段路便是城隍庙了。
身为璃州府人士,对这座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爷都不陌生,因为自古便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城内流传下来。
相传璃州府古时有个叫姜国的国家,由于姜国皇帝昏庸无道,骄奢淫逸,以至民不聊生,故而被外敌所破。
蛮夷军队绵绵军营直逼都城,放言要屠尽姜国百姓,片甲不留。
当时身为宰相的姚平,为救黎民百姓,舍生取义,手持王杖使节独自一人出城与杀人如麻的蛮夷谈判。
然而蛮夷毫不讲理,更无气节,姚平一入敌营便被刀斧加身,逼其下跪爬行。
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堂堂一国宰相,可为了一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姚平跪地爬行直至蛮夷中军大帐,双手双膝血流不止而面不改色。
他在敌军百般羞辱当中舌战群儒,心如坚石,不畏生死,经他一番微言大义游说,最终感动了蛮夷,虽未能挽救姜国,但其百姓却因他才得以活命。
故而世人为感恩他的功绩便尊其为城隍爷供奉至今。
关于璃州城隍爷这个故事许负从小便耳详能熟。
救一人那是侠义之举,救一城可称圣。救一国,恩泽后世的,谓之神也不为过了。
这样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之人,本就应该被后人供奉,敬仰。
所以,许负对璃州城隍爷是很有好感,心里想着等下要不要去拜访一下城隍爷,看一下这位的庐山真面。
不过转念一想,还是算了,一府城隍爷日理万机,哪里有空来管他呢。
许负这些念头说来话长,实则只是一瞬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此时他已经迈过了牌坊行至城隍庙前。
不同于山居县那等小庙,作为一府的城隍庙,其规模庞大,占地高达数十亩,其内不仅供奉着城隍阴司,还有财神殿、本命殿、忠孝祠、送子娘娘殿,以及火神殿。
相比于县城隍,这里的香客明显要鼎盛多了,人潮涌动,进进出出的人源源不断。
这里的第一进院落是文昌阁,又称财神殿,主要供奉文曲星君和财神。
许负进了门迈步走进财神殿,然后装着其他人一样双手合十对着财神爷的神像拜了拜,只不过别人都烧香他手里却是空空如也。
熟悉的一幕,并未出现,让许负有些出乎意料,接着又拜了拜结果还是一样没有任何的动静。
按理来说香火如此鼎盛的庙,不可能没有阴德。难道是因为文曲星是天庭的神仙,所以不能薅他的羊毛?
又或者绝地天通后,仙凡永隔,凡人的香火供奉身在天庭的神仙收不到,因此他也无法从这些神灵身上捞取阴德?
可想到眉州的风伯庙都有阴德,他又觉得这个思路不对了。
许负百思不得其解,感觉到了不对劲,随即便去了本命殿、忠孝祠、送子娘娘殿,以及火神殿,一一尝试结果都毫无反应。
最后,许负踏入了城隍殿,大殿内烧香祈福的人很多,只见城隍神像一身红袍,头戴乌纱帽,坐在中间,两侧是文武判官以及四值功曹。
许负拜了拜还是没有丝毫的动静,事已至此,他便出了城隍庙。
薅阴德虽然可以让他福报
第49章 傩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