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清晨,百官上朝。
      只不过,今日的奉天殿上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内阁首辅陈演率先启奏:“启奏陛下,近年来军费消耗巨大,国库几近枯竭,恐难支撑大军出征。”
      朱由检看向户部尚书倪元璐,问道:“国库还有多少存银?”
      倪元璐回道:“臣刚刚清点过,只剩下十九万两。”
      朱由检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堂堂大明国库,竟然只有十九万两白银。
      “朕记得,去年的税收有四百万两,朕的钱呢?”
      倪元璐说道:“启奏陛下,辽东军费每年需要四百八十万两,朝廷只拨付了三百万两,还欠着一百八十万……”
      朱由检忍不住问道:“朕还倒欠人家一百八十万?”
      “一百八十万只是欠的辽东军饷,还有京营和其他卫所,以及赈灾拨款,国库早已不堪重负。”
      倪元璐说完,大殿之上陷入一片死寂,只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朱由检长叹一声,说道:“朕知国家危难,需众卿同心协力,共度时艰。朕欲号召群臣募捐钱粮,以解军需之急。无论官阶大小,皆需尽力而为,共赴国难!”
      此言一出,殿内突然一片哗然。
      群臣面面相觑,有的面露难色,有的低头沉思。
      所有人心中都在盘算,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钱袋子。
      朱由检四下看去,把目光停留在一个人身上。
      “岳丈大人,不如从您这里开个头吧!”
      此人正是当朝国丈周奎,任左军都督府都督。
      周奎听见自己被点名,只得缓缓出列,躬身行礼。
      看这情况,今天是躲不过去了,但是让自己捐钱,又心有不甘。
      “陛下圣明,臣愿为国分忧。但臣家资有限,愿尽绵薄之力,捐银五百两,以表忠心。”
      朱由检听完,当时气得想打人。
      五百两,你怎么好意思开口的?
      崇祯三年二月,皇长子朱慈烺被册立为皇太子,周奎也随之被加封为嘉定伯,加太子太保衔,岁禄千石,赡地七百顷并随从尉军三十名。
      其子周鉴,也就是自己的小舅子,任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
      周家父子已经位极人臣,如今国难当头,却死死抱着银子不松手。
      朱由检心中气恼,但碍于周奎的身份,只好再次相劝。
      “国丈有此心意,朕心甚慰,但五百两……是不是少了点?”
      周奎哭丧着脸,说道:“臣家里确实没什么钱,五百两已经是全部积蓄。”
      朱由检闻言,脸上的愤怒渐渐消失,恢复平静。
      因为他已经看清楚,自己这位老丈人,属于要钱不要命的!
      孰不知,倘若大明没了,满朝文武谁都可以投降,唯独你周家不行。
      因为你是国戚,等李自成进京,第一个杀你!
      当下,朱由检不再理会,看向其他人。
      有了周奎开头,朝堂诸臣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当朝国丈才捐了五百两,我们也不能捐太多。
      否则不是当众打人家脸吗?
      打国丈的脸,就是打了陛下的脸。
      这个罪名可万万担不起!
      于是,众人陆续表态,有的几百两,有的上千两。
      最后统计下来,满朝文武共计捐银两万五千两。
      算上国库的十九万两,总共二十一万五千,便是大明全部的家底。
      朱由检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心中已经彻底失望。
      “诸位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n

第4章 朕的钱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