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站桩[1/2页]

心中有树 苏牧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站桩对于陈时而言,是一件非常陌生的事。
      在正常的世界线里,每个城市可能都会有那么几个公园大爷,将桩功站出非常高的境界。
      但那就只是养生而已。
      站桩养生,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作为一种静功,站桩对身体姿态的要求非常高,头正、脊直,脚不丁八,身心合一,久站则气血通畅,筋脉强劲。
      站桩同时对精神意念也有要求,意念假借、内视观想、精神放大三种精神诱导方法各有侧重,大成以后,确实能够开发出人体的极大潜力。
      但是在前世,所谓的潜力,极限就是无病无灾的多过几年舒坦日子。
      80岁的桩功大师,开发出全部潜力,难道还能上擂台去和人过两手?
      就算是30岁的青年大师也不中啊!
      敢上擂的都是专业运动员,人家那训练强度,跟这种不以搏杀为目标的修炼根本不是一回事。
      桩功的听劲、卸力、浑圆整劲吹得神乎其神,实情却是,你境界再高,对自身劲力变化体会得再通透,仍旧是一记重拳撂倒。
      为什么?
      站桩是静功,静功练出来的那些东西,第一仅限于自身那点劲,第二它耐不住加速!
      速度上百公里的重拳,听什么听?
      撂倒慢慢听吧!
      除非能够在动功里也锤炼出这么一身听劲卸力的本事。
      桩功的进阶,动功的典范,以形意、太极、八卦三大内家拳为首。
      其中,太极就是听劲卸力的大成拳术,吹得山响,但尴尬的是,受限于人类的神经反应速度和肌肉本身的质量,很多事情根本就做不到。
      人体结构就摆在那里,手掌足够灵活但缺乏肌肉缓冲,小臂招架方便但同样缺少肌肉,大臂倒是不缺肌肉,但是位置尴尬。
      所以说,面对重击,要么躲,要么硬抗。
      躲避训练、抗击打训练,就是用来干这个的,没听说有运动员练桩功的。
      太极据说得十几二十年才出功夫,结果某位大师被人家业余壮汉锤得多惨?
      什么听劲啊、卸力啊、化劲啊,甚至四两拨千斤,统统都是理论上的嘴炮。
      或者说,是一种技击理念,而不是真的那么牛。
      但是在这个世界线里,桩功却迅速流行,并且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因为有灵气存在。
      站桩抻筋、腾骨、调和气血、锤炼气息的作用,都被无限放大了。
      甚至,意念假借、内视观想、精神放大三种精神诱导方法,都对人类进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一种养生功法,摇身一变,成为进化关键,桩功华丽转身的原因,就在于多出的那一点灵气。
      世事奇妙,不过如此。
      曾经被年轻人们嗤之以鼻的站桩,现在是武修课的必修。
      那就修吧!
      ……
      “夭寿哦!我的桩架怎么站得这么僵?”
      陈时才站上一分钟,就浑身都开始不得劲。
      不是难受,而是别扭。
      这就是没有功夫的体现。
      陈时的记忆里倒是有全部细节,但是现在的桩功更多是精神上的体现,是灵与肉的结合,是精神放松之下的控制,而非是单纯的肌肉记忆。
      麻蛋,麻烦大了!
      要多久才能找回感觉?
      陈时完全不知道。
      又强站两分钟,仍旧不得法,陈时颓然放弃,到书桌前翻出课本。
      《初中武修基础(桩法篇)》
      很搞笑,桩法被国家标定为初中课程,但是实际上,从小学到大学再到老年大学,

第18章 站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