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皇帝暴怒,沈尚书请留步,太学院出事![1/2页]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帅帅辛普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
      “此战充其量不过是两国之间的比试,无论输赢都不影响两国友好和睦。”
      “正所谓,食君禄,担君忧。”
      “苏状元做的乃是分内之事。”
      “即便陛下爱惜人才,想要封赏苏状元,依臣之见,赏赐些金银良田足以。”
      此时,都察院御史继续开口说道。
      作为主和一派的官员。
      他对这次与蛮夷的较量并不看重。
      一群粗鄙武夫罢了。
      此战就算赢下。
      到最后还不是得靠他们文官来收拾残局,安抚外族使臣,避免两国矛盾激化。
      再者,苏长歌才二十出头。
      弱冠之龄。
      这年纪被点为状元就已经是皇恩浩荡。
      但现在,只是简单的率领将士与外族比试切磋一下,就直接封侯。
      这实在也太离谱了。
      就算天子是君,那也得守规矩好吧!
      而此时。
      有着都察院御史带头发声。
      文武百官中有不少人虽然没站出来说话,但同样开口抒发意见。
      “自古以来,但凡授封为侯者,皆是对江山社稷有大功劳之人。”
      “就算是此战胜了,也不算什么大功。”
      “赏赐些金银良田之物,已是皇恩浩荡,凭什么封他为侯?”
      “苏状元才华绝世,此战说是较量,但蛮夷的目的乃是羞辱我大晋,若是赢了,挫败蛮夷锐气,这么不算大功?!”
      “就算有功,哪也不配封侯!”
      “此战关系我大晋国威。金银良田之物确实少了点,可封侯又太过。”
      “不妨让苏长歌官复原职,或者给个正五品官职。”
      嘈杂的声音乱做一团。
      苏子由派系的官员站出来替苏长歌说话,但很快就被人喷回去。
      因为诸多中立官员也不赞同封侯。
      要知道,对臣子来讲,一生的追求也不过是封侯拜相。
      可苏长歌才二十出头啊!
      上次立新学,陛下以九锡之礼赐他衮服,就已经让很多人有微词了。
      只不过浩荡的天地异象摆在他们眼前,他们就算再不愿意,也无法与天意作对,于是也只能发下牢骚,不敢多说什么。
      然而现在不同。
      封侯一事,兹事体大。
      如果战胜蛮夷,他们不反对苏长歌有功劳,但那在他们看来最多就是授官嘉奖。
      够封侯的资格吗?
      完全不够!
      而此时,听到周围这乱糟糟的声音。
      老皇帝眉头微蹙,有些心烦。
      他的本意是隐瞒灌钢法一事,将赏赐与战胜蛮夷合在一起,两功并赏。
      而百官不明真相,肯定会出声反对。
      也正是预料到这点。
      老皇帝才先出声询问太子,借他之口试探百官中有多少人反对。
      但没想到,这才仅仅只是提个建议。
      就遭到文武百官集体反对。
      当然,若是这样倒也没什么事,本来他就没直接发话封苏长歌为侯。
      但老皇帝烦的是,他之前才夸奖这群将士是大晋的好儿郎,表明自己对此战很重视,然而现在就有人跳出来拆他的台。
      说这场仗不过只是两国比试切磋。
      还说是苏长歌的分内之事。
      切磋?
      分内之事?
      有那国谈判派铁骑精锐来比试的吗?
      再者,你们也是朕的臣子,怎么不见你们主动过来做这分内之事?
      现在跑出来叽叽歪歪。
      心念至此。
      老皇帝有些不悦,目光冰冷的看了眼面前都察院御史。
      “朕以为,太子之言虽有些过。”
      “但此战意义重大。”
      “若真能战胜蛮夷,扬大晋国威,即便不封苏长歌为侯,也可以封为伯爵。”
      老皇帝开口。
      考虑到有如此多臣子反对。
      他决定退让一步,将封侯的事先缓缓。
      等将来灌钢法问世之后,再加封苏长歌为侯,如此也算是朕不负卿。
      此时,文武百官见老皇帝让步。
      面色也稍缓下去。
      封伯虽然还是有一点过分,但相对于封侯而言,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毕竟此战若胜。
      既挫败了蛮夷锐气,又扬我大晋国威。
      更关键的是苏长歌乃太子心腹。
      有此三点在,封苏长歌为伯也在情理当中,掺了点水分,但没掺太多。
      正好到他们可以容忍的界限。
      但就在这时。
      只见那名之前公然站出来反对的御史。
      一脸大义凛然的说道。
      “陛下。”
      “两国士卒切磋比试,就算我大晋胜了,也谈不上什么功劳。”
      “更何况,之所以能胜。”
      “那也是仰仗将士们骁勇善战,跟苏长歌有什么关系?”
      “正因如此,依臣之见,此战若胜,将士们可赏赐金银,苏长歌则虽无功劳亦有苦劳,同样赐些金银,夸赞一番足以。”
      “当然,您若执意要封他为伯。”
      “那臣今日唯有死谏!”
      都察院御史拱手行礼,态度强硬,想以死来逼迫皇帝退步。
      然而,他这番话说完。
      武将顿时变了脸色。
      啥?
      打赢敌人主要靠将士们骁勇善战?
      统帅就赏些金银?
      那以后也别靠将军统帅来作战,直接让士卒们一股脑冲上去。
      爱咋打咋打。
      与此同时。
      文官中也有不少人变了脸色。
      他们中有不少刚才是对事不对人,并没有针对苏长歌的意思在里面。
      可这名御史摆明了是对人不对事。
      居然连虽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这种鬼话都能说出口。
      好家伙,丞相一党的官员听了都得摇头。
      果然,言官都是些不干实事。
      只会动嘴巴的清流。
      心念至此。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老皇帝身上,想看看他此刻的反应。
      “死谏!好一个死谏。”
      老皇帝心中冷笑,面色陡然阴沉下去。
      他都已经先退一步了。
      将封侯改成封伯。
      但没想到。
      面前这个只会摇唇鼓舌的御史,居然还敢得寸进尺,用死谏来威逼他!
      这一刻,老皇帝甚至在想。
      自己是不是对属下臣子太宽容太放纵,亦或者是太久没杀人了。
      以至于有人忘了。
      大晋天下到底是谁说了算!
      随即,老皇帝冷声道。
      “这一战,关系我大晋国体尊严,将士们皆是为了我大晋荣辱而战。”
      “此等大事到了你口中。”
      “居然成了没什么功劳的切磋较量!”
      “好!当真是好的很!”
      老皇帝怒气反笑,怒吼般的质问道。
      “朕问你。”
      “你心中还有没有国家荣辱?还有没有我大晋的江山社稷?!”
      “好!既然你刚才说想以死相谏。”
      “那寡人今日便成全你!”
      “来人!”
 

第七十三章:皇帝暴怒,沈尚书请留步,太学院出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