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李健安谦虚的道:“我们兄弟上书院上的晚,参加科考就是去试试。”
      李福康握紧拳头,道:“后年我十六岁,虚岁都十七了,要是能考中,哪怕是个童生也好。”
      李英华有些感慨道:“童生不好考中。”
      大周国的科考从低到高依次是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县试、府试的学子就是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通过者才是秀才。(摘自网络)
      北山书院那么厉害的书院,里面的学子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童生。
      李家四少年刚进入北山书院读书,后年参加童生试,比同窗学子少读几年书,如果能考上童生,就是相当幸运。
      李家四少年深知读书跟种地一样,不能投机取巧,用了多少心血,洒下多少汗水,收获就有多少。
      张金海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特别是看李福康这个未来妹夫时,笑容更加的灿烂,道:“我们当不了同窗,能当同科考生也是件妙事。”
      张老头跟儿子、儿媳笑呵呵的道:“听到他们说的话没有,后年他们要一起参加科考。”
      张屠夫乐观的高声道:“都能考中秀才!”
      赵氏激动的道:“承亲家吉言,我们两家的孩子后年都能考中!”
      张铜江激动的道:“福康哥,我想去你们家的练武场。我想看你打拳。”
      李福康笑道:“我学剑了。这回让你看看我的剑法。”
      张金海目光羡慕,环视李家四少年,问道:“你们都学剑了?”
      李敏寒高声道:“学了。”
      李英华谦虚的道:“只是皮毛。”
      李健安倒是直爽,很是光棍的道:“连皮毛都算不上。我们刚学会握剑。”
      李福康尴尬的望了张金海一眼,“那你还要看我的剑法吗?”
      张金海亲昵的搂着李福康的肩膀,“看。这就走。你们兄弟去练武场让我们兄弟开开眼!”
      张银芳不好意思跟去,就去药房找李如意,看到穿戴干净容貌普通的三狗子在制药,想到前些天李福康到张家看她提起过李如意收了个记名弟子。
      她以为记名弟子是个小孩子,谁知是个年龄与李福康相仿的少女。
      她难得来李家见李福康一面,同样,李福康也很少去金鸡镇看她。
      可是三狗子却能天天在李家看到李福康。
      这下子,张银芳心里有点吃味。
      她生性活泼直爽,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一下子就没了笑容,跟李如意说话有些心不在焉。
      李如意关心的问道:“银芳,你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我这里都是药,很无趣?”
      “不是。”张银芳低头,想了想,方道:“如意,你还收弟子吗?”
      李如意反问:“你想跟我学医术?”
      “嗯。我想跟你学,就是怕我太笨学不会。”
      “我怎么没觉得你笨。”李如意打量着小姑娘。
      今日张银芳穿着一身粉裙,梳着三丫鬟,发间还戴了一支短银钗,显得秀丽温婉,最重要的是生着一双目光纯净的眼睛,看上去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
      李如意认为张银芳稍微打扮一下就比张秀才的女儿张芸好看。
      李福康跟张银芳定亲事就对了。
      “学医术需要细心、恒心、耐心。”

第299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