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过几日老祖宗们将三峡工程研究明白,郑荨也终于能带着老祖宗去千户苗寨逛逛了
      只是吧,没她想象中苗族聚集地的味儿了,算了,人苗族同胞又不是NPC,凑合过吧
      (我这两天还真就在贵州玩,卡文也是这个原因,毕竟滤镜破灭了,怎么说呢,贵州文旅,你们给大学生免票这事确实是吸引到我了,但是emmmm,吐槽我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贵州人民还是很热情友善哈,我也没感觉有什么宰客和强买强卖的行为,纯粹是感觉玩的不得劲~)
      再看完黄果树瀑布后,郑荨就开始思考下一站去哪里了,没办法,她实在是扒拉不出来贵州有哪里好玩了
      这时候朱标倒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看这云贵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也是一大特色,小荨你不带我们去看看吗?”
      郑荨一愣,岩溶地貌!!!
      这可是当年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考点之一呢!她怎么把这个忘记了!!
      “走吧,老祖宗,我们去看看,唔,顺便说一句哈,喀斯特地貌是外国人的说法,中国称之为岩溶地貌
      我们中国才是世界上对岩溶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书《山海经》对溶洞、伏流、石山等现象已有提出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对岩溶现象也已有较多记载
      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对岩溶

第69章 岩溶地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