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佛家之人讲究,四皆空,六根清净,其五蕴皆空,均为放下,勘破,无妄。
      自可超脱轮回之苦,享生命之悠长。
      布袋和尚说得故事,是放下,更是以生死勘破因果,自得果位。
      他说这话,为得是留下一和尚,也是为破一之佛心,达到其不战而胜的战绩。
      但是,一如果被布袋和尚在三言两语之间就被言语所困,那一也不至于能修炼到对城级别。
      “师,修得是无明?”
      一和尚重新坐下,双掌合十低头问道。
      “无始无明。”布袋和尚回应一句。
      “可惜,可惜。”一和尚摇头叹息。
      “哪来可惜,哪来色,哪来妄。”布袋和尚慈眉善目说道。
      “可惜,我修空性。”
      空性,这两个字一出,布袋和尚的眉头不经一皱。
      空性者,空间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汝心亦是!无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遍尽虚空,一切万物之本,此是一切众生觉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与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觉。
      雪歌仁波切开示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善根回向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
      “敢问,是否慈悲双运?”布袋和尚询问道。
      “正是。”
      一和尚点头如是说道。
      “那便是阻止不得了。”布袋和尚摇摇头,似不在言语。
      “多谢。”
      双手合十,身子弯腰,恭敬施礼过后,一和尚正准备离去。
      但是,身后却是多出一股巨吸力阻止着其脚步。
      “不知师所谓何故?”一和尚身子回转过来,询问高举着巨口袋的布袋和尚。
      “既然和尚你修的是空性,那么为成全你,我也不妨做一次绊脚石。”布袋和尚笑的满脸开怀。
      听着他这话,一和尚面容平淡,然目光之中已然见得一丝异色。
      绊脚石这简单一词,在佛门中也是有一则小故事。
      相传一个唐土僧人的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着禅房的门,有一块青石突兀地高出地面一寸有余。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前来领教的僧人或前来探访的施主,被这块突兀的青石绊个趔趄甚至绊个筋斗,摔伤胳膊腿、磕掉门牙的也不鲜见。
      这一天,有个刚刚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前来向方丈汇报化缘的事情,不小心被突兀的青石绊倒了,磕破了膝部、摔坏了木鱼。他不无愤懑地对方丈说:“这是谁铺的地呀?活干的也太毛糙了吧?一块青石露出这么多,能不绊人吗?我一会找来锤和錾,非錾平它不可……”
      方丈一边为他的伤口敷药,一边语重心长地说:“这个世界上,坎坷不平、磕磕绊绊的地方多了,你能全部錾平吗?你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在走路的时候多加小心,尽量避免类似的苦厄发生才对。这块突兀的青石是我们的前辈特意设置和留下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认清人生之路的困顿,当然也包括走路要小心的提醒……”
      这个故事,所透露出的无非也就是要修行是自身,勘破困顿的意思。
      但是,由布袋和尚说出来,便是带着点教导的意味。
      一个修无明的,居然来教导一个修空性之僧,也未免太过自!
      也难怪让一的眼中闪出一道异色来。
      一和尚眼垂稍稍下沉看着布袋和尚,周身是无数事物被吸入到布袋之中。但就是在这强吸力之下,一和尚他双足沉入土地之中已到膝盖,此时他仿佛与山脉已融为一体。
      山不动,他自然不动。
      “看来,师你的空修得还未到深。”一和尚温和说着,就是不知道他所说是布袋和尚这功力,还是在说他的佛法。
      “哈哈,你这和尚不也一样吗?”
      布袋和尚哈哈笑一声,手指山脚下说道:
      “这集京之都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火,生者成为怨灵,苦难者的哀嚎,这些不是有着你地一份功劳在其中吗?”
      “阿弥陀佛”
      一和尚宣一声佛号,双目缓缓闭上,似乎是在哀悼,似正在平稳自己的心境。
      半响之后才听得他一句:
      “师,你修无明之法,不是应该认为世间一切皆是虚妄吗?”
      “哈,你这个修慈悲双运的和尚不也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吗?”
      。。。。。。。
      两句问话,两人均是没有回答。
      因为无法回答吧。
      佛法,在修斩业果得明性的同时,也在修沾染因果,积德行善。
      这个体系太过于庞,也太过于高深。终究只能修一面,而无法去得全法。
      修炼到一和尚与布袋和尚这种地步,所依靠的就不是每天坐禅念经,而是机缘,是明悟。
      然而,机缘和明悟又谈何容易。
      明悟不悟,终是愚钝,机缘不至,点亦不中。
      太难太难。
      只能是继续修行,继续积累,望机缘而至证得果位。
      在这个过程之中,对于自己所修之法产生疑惑就是万劫不复。一和布袋,早已修炼多年,不是三言两语就会被影响佛心之人。
      再这样下去,只会是一个僵局而已。
      “打一个赌吧。”
      一和尚率先打破沉默说道。
      “何赌?”
      “一炷香的时间内布袋师尽管使为,贫僧就在原地坐禅,在这期间贫僧半步不动,则算胜。请师切勿再行那绊脚之事。”
      “如若动了呢?”
      “自然算我输,贫僧自会离去,此生不再踏入集京之都一步。”
      听完赌约,布袋师稍稍沉吟,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三十分钟,这个时间对于俩人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时间。再说如果没有这场赌约,俩人只怕要打出手,到时候生死未知,恐怕还讨不了好。
      至于信用问题,布袋和尚知晓一和尚这种修功德,慈悲之法的僧人不会轻易而诺。一旦说出口来自不会反悔。
      在脑中一一想个明白过后
      既然如此——“好,那便以赌约行事。”
      布袋和尚高声答应下来。
      一脸上古井无波,原地盘腿而坐双手合十,双眸微微闭上后,说道:
      “还请师赐教。”
      “好!”
      高喝一声后,布袋和尚也正式把自己手中布袋高举,巨的布口袋一瞬间张到最,强的吸力从巨的口袋中传来,空气、花草、树木、甚至于是山脚之下的民居也开始有着微微晃动,仿佛是有着一个深海旋涡不断的把其周遭的一切事物全部吸入其中。
      布袋却始终还是那巨布袋,不论吸入多少事物一点都未有任何改变。明明是有形的口袋,却像是一个无形之物,不知道能够吧多少事物给装入其中。
      但,就算是强惊异的布袋,却是撼动不了有一老僧在那里淡然念着佛经。
  &nbs

313.佛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