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山谷之中
萧峰道:“愚兄与父亲便每日在少林寺听神僧讲法,过了半月见父亲真心皈依佛门,心中甚慰。后来愚兄心中挂念你阿朱嫂子,便自下山了,然后去了塞外放羊打猎,机缘巧合之下救了辽皇,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呵呵!”
庞莫云压下对无名僧的种种疑惑,只与萧峰喝酒聊天,一直喝到第二天天亮,两人都醉倒在地才罢休。
自此,庞莫云每隔数日便来与萧峰饮酒
庞莫云刚开始还带着众人去王府找萧峰喝酒,后来两人喝酒时谈起宋朝和辽国的国事,庞莫云怕众女眷无聊,以后便经常独自一人去找萧峰谈论两国边政之事。
这一日,庞莫云又去找萧峰。阿紫在逍遥分舵着实无聊,突然想起自己身上的一件宝物,便偷偷溜了出来,骑了马直奔南京城外。
却说阿紫出了城,越走越荒凉,转入了一处阴森森的山谷之中,地下都是陈年腐草败叶烂成的软泥。再行里许,山路崎岖,阿紫不能乘马了,便跃下马来,又走了一程。眼见四下里阴沉沉地,寒风从一条窄窄的山谷通道中刮进来,吹得身上肌肤隐隐生疼。
阿紫心道:“便在这里,应该就好!”
将马缰系在树上,阿紫伸手入怀,取了一只深黄色的小木鼎出来,放在地下,口中念道:“也不知会有什么古怪虫豸出现,南京这里虽然比不是星宿海,但也不会什么也没有吧。”
说罢,阿紫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了开来,里面是几块黄色、黑色、紫色、红色的香料。她从每一块香料上捏了少许,放入鼎中,用火刀、火石打着了火,烧了起来,然后合上鼎盖,看了几眼,没有什么差错,这才走到另一边树下守着。
阿紫在树下刚坐定有盏茶的工夫,忽听得草丛中瑟瑟声响,绿草中红艳艳地一物晃动,却是一条大蜈蚣,全身闪光,头上凸起一个小瘤,与寻常蜈蚣大不相同。
那蜈蚣闻到木鼎中发出的香气,径身游向木鼎,从鼎下的孔中钻了进去,便不再出来。阿紫从怀中取出一块厚厚的锦缎,蹑手蹑足的走近木鼎,刚想将锦缎罩在鼎上,却又听得草丛中瑟瑟声响,阿紫不知是什么蛇虫过来,也顾不得收鼎,便即纵身后退伏下身来,只听得响声大作,颇异寻常。
异声中夹杂着一股中人欲呕的腥臭,阿紫屏息不动,只见长草分开,一条白身黑章的大蟒蛇蜿蜒游至。蟒头作三角形,头顶上高高生了一个凹凹凸凸的肉瘤。北方蛇虫本少,这蟒蛇如此异状,更是从所未见。蟒蛇游到木鼎之旁,绕鼎团团转动,这蟒身长二丈,粗逾手臂,如何钻得进木鼎之中?但闻到香料及木鼎的气息,一颗巨头不住用力去撞那鼎。鼎中的蜈蚣似乎受到了惊吓,迅速在内游走却不敢钻出来。
阿紫没想到竟会招来这样一件庞然大物,既便是她从小就接触各类稀奇古怪的毒虫豸兽,这时候见了这样一条大长虫,也感到甚是骇异,又怕蟒蛇将木鼎撞坏了,又不敢上前驱走毒物,一时竟没了主意。
忽然那莽蛇像是发现了什么,立时盘曲成团,昂起了头,伸出血红的信子,嘶嘶作响,只待扑出的样子。阿紫见了这等场面,不禁大奇,四下里看去,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便在此时,忽觉得一阵寒风袭体,只见西北角上一条火线烧了过来,顷刻间便烧到了面前。一到近处,看得清楚,原来不是火线,却是草丛中有什么东西爬过来,青草遇到,立变枯焦,同时寒气越来越盛。只见草丛枯焦的黄线移向木鼎,却是一条蚕虫。
这蚕虫纯白如玉,微带青色,比寻常蚕儿大了一倍有余,便似一条蚯蚓,身子透明直如水晶。那蟒蛇本来气势汹汹,这时却似乎怕得要命,尽力将一颗三角大头缩到身子下面藏了起来,那水晶蚕儿迅速异常的爬上蟒蛇身子,一路向上爬行,便如一条炽热的炭火一般,在蟒蛇的脊梁上烧出了一条焦线,爬到蛇头之时,蟒蛇的长身从中裂而为二,那蚕儿钻入蟒蛇头旁的毒囊,吮吸毒液,顷刻间身子便胀大了不少,远远瞧去,就像是一个水晶瓶中装满了青紫色的汁液。
阿紫又惊又喜,暗道:“这条蚕儿如此厉害,看来是毒物中的大王了。”
那蚕儿绕着木鼎游了一圈,向鼎上爬去,所经之处,鼎上也刻下了一条焦痕。鼎内的蜈蚣,此时虽未被蚕儿擦着,却也翻了肚皮,全身彊直的从鼎的缝中漏了出来。蚕儿似通灵一般,在鼎上爬了一圈,似知倘若钻入鼎中,有死无生,竟不似刚才那条蜈蚣一般钻入鼎中,又从鼎上爬了下来,同时吸食了蜈蚣的
第一百零二章 山谷之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