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摇摇头:“这倒是没有。依照常理,每卷功法诞生之时,编写功法之人都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取一个名字,刻在玉简之上。不过也有一些例外,眼前这个就是如此。既然这功法现在是你的,不如你就给他起个名字。”
菩提笑眯眯地看着悟空,悟空心中却是大窘,竟然被师父当成了小孩来哄……不过自己降生至这世上也还不足四年,说是黄口小儿也不为过。
悟空眨眨眼,装出天真无邪的样子:“我想学了之后能长生不老,就叫它长生诀吧!”
菩提点点头,笑而不语。
“师父,不知这长生诀,是道家的还是佛门的?”悟空突然想到这个关键问题,赶忙问道。
虽说之前菩提已经告诉悟空,这是道门中动字门的功法,可是菩提也承认长生诀只能读一次,他自己根本没有看过,这简直就是自相矛盾。
菩提:“这是道门功法。”
悟空皱了皱眉头:“那佛道两家所学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悟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没有问出口,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这两人如今还没有出生,怎么就有佛道了呢?可是悟空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这些“未来”发生的事,也就没有问。
菩提面色一肃:“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可知道,佛门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悟空刚要说不知,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开口道:“佛门自然是要成佛的。”
菩提摇摇头:“那是十分庸俗的理解。佛门弟子,修行始于禅定——禅定也就是道教所说的内视。在一步步的修行中,逐渐让自己与这片天地相融。”
悟空听得有些迷糊,一边听一边猜测这相融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路修行,愈向上,愈能了断因果凡尘,感悟天地之理,渐渐与天地相合、相融、相通。到了最后……”
“到了最后就是空了!”悟空恍然大悟,抢先说到。
“不错,就是空,这种空不是无,更不是死,而是身心为天地,天地藏身心。无处在又无处不在。”
悟空点点头,对于佛教一些理念他也略有了解。他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些爷爷的佛经,里面提到,佛教中将世界分为了三界三十三天。
而最高的一层天,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只有不执著于形色,抛弃杂念,抛弃肉体,甚至抛弃灵魂,只留一丝残留的意识才能到达这里。
菩提继续说到:“而道教的修行就不同,每一步都是在与天争,与地斗。夺天地造化,鬼神难容,因此修行人会遇‘三灾,足以使人形神俱灭。”
菩提故意卖了个关子,没有解释三灾的意思,便是想让悟空问他。可没想到悟空无动于衷,只能继续说下去。
“因此佛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佛法顺天而为,道法逆天而行。
“另有一点,世上各宗各派都鼓吹自己是性命双修,但发展至今,却已成了佛主修性,道主修命的局面。”
“性命?”悟空挠了挠头,不明就里。
菩提指了指悟空,又指了指自己,“此性命不等同于你我之生命,“命”为生命,性为心性、性情。道教修命修身,佛门修性修心,这也是其区别所在。”
菩提看到悟空露出明悟的神色,又看了一眼悟空手中的玉简,想起一事。
“悟空,不知你是想修外炼还是内炼?”
悟空苦笑道:“师父,我对修行之事一无所知,还请师父先给我讲讲这外炼和内炼的意思。”当下不禁腹诽,西游记中孙悟空早就说自己不懂市井俚语,菩提还提及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水中捞月,弄得悟空一头雾水,连连发问,菩提也不辞辛苦,一个一个解释。本想这一世应该有所改观,没想到还是老样子。
菩提:“顾名思义,外炼便是练外在体肤,可成钢筋铁骨;内炼便是养气一途,采药结丹之类。”
悟空脱口而出:“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
菩提点点头:“不错,就是这个道理,你选哪一路?”
悟空有些明白,按照他的理解,外炼就是锻炼肉体力量,或者类似于武术,内炼就是内丹术,气功一类。
悟空:“一定要选一门吗?不能两个一起练?两个一起的话应该比只练一个要厉害吧?”
菩提:“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很多人都像你说的一样,内外兼修,也的确是实力远胜同级对手。”
&n
第10章 物受天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