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长啸快马回到宫中不过数日,因为听羊牧之老者的一席话,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决定了行程。
“二哥,你才登基不过数日,怎么这么快就要出宫了。”
前来找长啸有事的妹妹长平公主看着自己二哥自从前些日子回到宫中,还没停留几日,现在却正在收拾着装行李,每次出宫二哥都会带着她的,这次她也要求陪同前去。
长平公主生的亭亭玉立国色天香,但漂亮的面容却多了些冷漠,长平公主十七不织布,爱好书册兵法,治国学问,说的上是个才女,因为桓国现今状况,二哥长啸继任桓国国君,穷股的桓国这个烂摊子就压在长啸肩膀上,为了能给桓国带来希望,长平自小就很懂事,慢慢的也就尝试自己是否能从书册中寻到救国之道。
心事重重的长啸看了长平一眼,劝道:“二哥有事,此次不能带你了。”
“为什么?大姐都能去,凭什么我就不能去。”长平赌气道。
“今时不同往日,你还是安分点吧,好好跟母后学学纺布女红,兵法书籍不是你一个女孩子家应该看的,大姐先天患有疾病,正好此次随我一路看民间是否有什么名医,土方子能够治愈,而你每次都不老实,你就老实待着陪着母后吧。”
“不行,我去跟母后说,不管什么,我都要去。”
长平公主气愤不消,态度坚决的跑走,看似是要去找她母后了。
“长平,长平!”
桓王长啸连叫几声,长平公主始终没有回来,留下长啸一人郁闷。
“希望她说不动母后,不然她又指不定在路上搞什么麻烦。”
杜国这边。
杜国处于桓国西南方向,与桓国接壤。
杜国的宫殿要比桓国的宫殿不知奢华了多少倍,面积又大,殿顶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整个皇宫朝气勃勃,完全不像桓国那样死沉沉的没有活力。
杜国的国君,一位三十五六岁的青壮年年纪,浓眉倒指,表情不怒自威,此时正马大金刀的坐在王座上听着王公贵臣的建议。
杜王看着众臣,淡淡说道:“听闻桓王为了减弱我国和出云国的压力,竟然不惜忍痛割肉,将桓国南下三百里地割给燕国,各位爱卿怎么看?”
一名位置离杜王比最近的大臣,一定身居高位,随即回复道:“启禀陛下,桓王此举只不过是垂死挣扎,以为能通过割地方式得到燕国支援,燕国若是派兵支援,怕是我们现在暂时不宜出兵,等到一定时日,就可以了。”
杜王困惑道:“张相卫(相卫,官职,相当于丞相,文官之首。),怎么说?”
张相卫说道:“昨日燕国已经派来使者前来告明,桓国割让土地只是让燕国出力支援桓国不假,但是这条约却是有期限的”
“多久?”
“五年!”
杜王猛地拍了王座,兴奋的站了起来说道:“如此好办,大不了五年再举兴兵,近年来对这桓国发兵太过仓促,导致消耗损失颇大,这五年我要好好谋划一番,下次再一举灭了他桓国,我就给这奄奄一息的桓国这五年喘息的机会。”
张相卫心里一喜,说道:“大王英明。”
座下众多大臣见了杜王的神情,无不激动,纷纷跪拜,拍打相卫马屁道:“大王英明,相卫贤明,我等翘首等盼大王灭桓。”
出云国这边。
出云国处于桓国西北方向,与桓国接壤。
出云国宫殿与杜国相比,虽然差了点,但也差不了多少,出云国的国力不比杜国弱,
第四章 四国局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