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 亦兄亦友[1/2页]

唐朝完美生活 落字无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贞观七年八月初八清晨,自太极宫承天门上敲响了第一声晨鼓之后,长安城里各条大街上的街鼓也应声而响。随着鼓声响起,长安城四周的城门缓缓开启,接下来是各个坊区的坊门。
      宫门吏和门使将保管的城门钥匙送到皇宫各门,勘契鱼坎之后,宫门也纷纷打开,尚衣局的宫女们捧着用郁金香和龙脑香薰过的服装,送往皇帝的寝宫。
      右拾遗虽然品秩不高,却是需要上朝的常参官,须在五更之前赶到皇宫宫门之外等候入朝,所以李湛在街鼓未响之前,便已经起床洗漱,对镜梳头了。待他穿戴整齐,骑马来到坊门时,天色尚未透亮,舅舅高渠睡眼惺忪,恹恹的毫无精神,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身体又一直不怎么好。
      舅甥两个各自无言,待坊门开了,便并行而出。昨夜一场秋雨之后,清晨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铺撒着沙子的路面有些松软,道路两旁的槐树才薄薄的晨雾中时隐时现,渐渐的,行人多了起来。
      有和高渠相熟的同僚见到二人,也会打个招呼,李湛从他们的表情中,猜不出是否认得自己,交情如何,所以唯有诺诺拱手而已,倒是有些城府不深的人见他如此客气,未免露出几分诧异。
      与舅舅在安上门前分开之后,李湛继续西行,过了朱雀大街,来到含光门前。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等待入朝的官员们围拢成几个圈子,或高谈阔论,或低声私语,牵着马的李湛就显得非常孤寂了。
      这一刻,李湛深切的体会到了“孤独”,越是人多热闹,越显得自己格格不入,虽然淡淡的微笑还挂在嘴角,可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在人多时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
      当然,这么大个活人和一匹骏马在人群外面还是很容易看到的,问题是看到他的人中,认识的不屑来和他攀谈,不认识的也只好奇的询问同僚而已,得知了李湛曾经的“光辉事迹”之后,再看向李湛的眼神便和其他人也差不多了。
      李湛不知道,就在两年前,也就是贞观五年的时候,太宗李世民要求在朝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自己的前身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上书将朝中大部分官吏数落得一钱不值,连累着舅舅高渠都受到了上司的训斥,说他怎么教养出这么一个“狂勃无礼”的外甥来。
      就在李湛尴尬的徘徊在人群之外时,一个年约三十,身穿绯色官服的人走到他面前,笑着对他说道:“若存回了长安,也不来找愚兄叙旧的么?”
      李湛心头一热,众人皆白眼相向的时候,能有人如此热情的对自己说话,让他顿时觉得如同春风拂面,不过――这人是谁啊?好在顺儿见李湛蹙眉思索,便急忙附耳低声道:“他是监察御史马周,阿郎从前与他很是想得的。”
      马周见李湛的僮仆附耳低语,再看李湛神色有些不安,便问道:“若存可是连愚兄也不认得了?”
      李湛惭愧道:“前者往西域途中,不慎惊马失蹬,坠地昏迷,醒来后便忘记了许多从前的人和事,还望马兄勿怪。”惭愧之色倒不是他装出来的,毕竟人家这么热情的来招呼自己,再来个不认识,岂不是伤人?
      “还是以字相称吧……怕是你连愚兄的字也不记得了,愚兄草字宾王,你以后可不许忘了。”马周倒是没有多想别的,更

第六章 亦兄亦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