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一逝千年烽烟起[1/2页]

千年雷霆 途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虫不可语冰,千年转瞬即逝。
      曾经强大的汉王朝政局动荡,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徭役兵役繁重,土地兼并严重,朝廷的掠夺剥肤椎髓,百姓并日而食,民不聊生,赤县神州,赤地千里。太平道人张角以《太平要术》救助百姓于水火之中,用宗教汇聚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渐渐拥有极高的威望。为反抗暴政苛政,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黄巾起义暴发,并迅速席卷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州,八州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兵甲百万,一月之内,大汉七州三十八郡战事连绵不断,黄巾军势如破竹,大汉州郡失守,吏士逃亡,京都震动。汉灵帝慌忙调集大军,整点军械,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镇压起义。虽然黄巾将士浴血奋战,但是由于计划不周,义军分散,行动孤立,在官军的反扑之下,黄巾军节节败退,苦苦坚持了近两年时间后,形势却每况日下,黄巾军到了岌岌可危、生死存亡的时刻。起义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黄巾起义确如历史中那般发生了,但此次起义的持续时间却两倍于原历史,大汉王朝受到的创伤也更甚,大汉王朝的形势与历史中情况也迥异。虽然雷霆极力不改变历史,隐居不出,但他的出现,仍然似一只小蝴蝶,只是轻轻一拍翅膀,历史的面貌已然发生了变化,只是总体的趋势没有改变。这种改变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历史人物或早早登上历史舞台,或迟迟未落下帷幕,大汉王朝,风云际会,群雄并起。
      冀州曲阳。
      地公将军张宝已年逾六十,此时他正手持鸣鸿刀,站在城墙上仰望星空。今夜的星空异常的璀璨,月光似雪,银晕惨白,繁星点点,群星闪耀,城外连绵的大汉官军军营隐隐可见。夜风凛冽,寒风劲走,风中夹杂着浓重的血腥味,连续一个月的围城战,无数的生命消逝在这一堵围墙前后。
      天象异常!我也是组成这星空中的星宿之一吧?它在哪里,还能够闪耀几时?张宝凝神沉思之时,竟没有发现夜空中一颗原本闪亮的星突然变得黯淡。
      “威武……”官军军营中再次传来呐喊声。
      居然要夜战吗?皇甫嵩和郭典已经这么急切的想灭我黄巾吗?
      张宝心中惨然一笑,黄巾将士们衣不遮体,装备低劣,他们用信仰与热血,握着最简陋原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官军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殊死的战争,用最洪亮的声音、最珍贵的生命呐喊着对世道不公的不满和抗争。但此时,将士们身心疲惫,除了少数巡逻的将士,大部分人都已沉沉地入睡,对于官军的聒噪,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以至于无视。
      张宝对于官军的动静也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夜战对于交战的双方而言,都十分不利,但对于攻城一方而言,必然需要承受更大的损失。虽然今夜月色照人,但对于大多数常年食不果腹而得了夜盲症的士兵而言,夜战仍然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即使官军,得夜盲症的人也不在少数。
      张宝是意志坚定,行动果决之人,黄巾起义从席卷神州大地,到大哥张角病故,弟弟张梁战死,如今,只剩自己一人在曲阳固守。此时张宝的心境,便如这夜风一般凄凄。
      尽管经此巨大变故和反差,张宝始终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错的只是老天,错的只是高堂之上的肉食者!黄巾军有什么错?黄巾军是为了妻儿子女不再沦为货物被贩卖,不再老少离散而战,是为了推翻鱼肉百姓的贪婪地主、凶狠恶霸而战,是为了千千万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百姓、铮铮忠良而战,是为了昂首挺胸作为自由人、尊严人而战!
      但是,黄巾军终究还是失败了,从大哥张角抱憾而亡的那一刻起,张宝已经知道,黄巾军已经是强弩之末,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黄巾军为什么起义,不就是为了摆脱不公平的命运吗?所以,即使知道失败不可避免,继续抵抗必然难免一死,张宝仍然坚定地选择了不屈和抗争,选择昂首挺胸地战斗和死去。
      汉军营帐内。
      与黄巾军的肃杀萧瑟不同,大汉名将皇甫嵩此时显然心情不错,黄巾起义颓势已显,彻底扑灭起义已经指日可待,此役若能击杀张宝,黄巾军将失去共同的领袖,失败已属必然。这样的千秋功业,参与平叛的官兵皆有功于国,自己亦可在青史留名,可惜军中不能饮酒,不然,必当浮一大白庆贺!
      一向严肃的皇甫嵩此时放下了威严,竟与部下们畅谈起见闻,“传说辅周王朝八百年国祚的姜尚曾经得高人相助,那高人在巨鹿之战中使出雷霆神技,助周王获胜,随即归隐,其后再无人习得此法,盖因此法威力无穷,所过之处,有死无生,寸草不存,高人感其有伤天理,于是不再传予后人。不过,也正因为此后再无人使用雷霆神技,世人多怀疑雷霆神技是否存在,世间流传的雷霆神技,或版本千般,或平淡无奇,无法辨识真假,更令人怀疑此技的

第一章 一逝千年烽烟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