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2页]

流年有你,岁月静好 雪菲未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丝逆袭成功”里面一共有八位成员,都是我的研友,个个身怀十八般武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一直以为跟着蜜蜂能找到鲜花,跟着他们混,自己也能练就一身绝技。
      没想到,到最后,我什么皮毛都没有学会,除了“chi”,chi货的chi,chi情的chi……
      “吃”,就是聚餐,从端午开始,我们就有了这个小习惯,每次过节,或是想吃大餐的时候,就约一下,出去嗨一顿。
      至于“痴”,故事很长,请准备好纸巾和酒,日后我再细细跟你讲。
      “丝逆袭”是对我们一年考研道路最好的诠释。
      我是真丝,也是真逆袭了,一跃成为痴人堆里,最痴情的那个,至少,他们是这么评价我的,我还有点不太适应这个戴了……呃,不知戴了多久的头衔。
      这个“一年”是以最早开始复习考研的七七为准,她在去年学姐学长们,初试刚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复习了,提前买好了考研资料,提前占好自习室的位置。
      而那个时候的我,还在过着睁开眼睛就打游戏的生活,还在想着怎么和心仪的小哥哥制造交集。
      七七称不上是学霸,也不是什么大佬,考了三年都没通过四六级,不是优秀学生干部,也没得过奖学金,上天曾给她一次成为预备党员的机会,不偏不倚那学期挂了一科,彻底于党组织无缘了。
      非要说七七有什么优点的话,就是她比任何人都坚定考研的决心,对于我们这些三表的学生来说,考研无疑是一场丝逆袭的独木桥,成功了从此站上人生巅峰。
      这只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并不是我的想法,就像我选择考研,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还爸妈一个骄傲的资本。
      我也从来都不后悔当初没有复读,而选择每年拿着昂贵的学费来一所三本院校。
      我什么都不怕,不怕将来走进社会会充满荆棘,不怕别人把我划分成本科最次的那个层次……
      我只是怕,父母眼底闪过的那丝失望之色。
      所以,我当初下定决心考研的时候,就想去一所211院校,一个爸妈提起的时候,可以炫耀的学校。
      同学们都说我能考上,比我还有信心一样,他们觉得考研就是给我安排的,记性好,英语好,数学也好。
      大家觉得我英语好,因为我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六级。
      至于觉得我数学好,我也觉得很神奇。大一的时候,睡了两学期的高数课,结果成绩一出来,我竟然是最高分,对于这点我也很不理解,更不理解的是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霸,为什么还是不会做数学题,她们能把专业课的课本倒背如流,却不会用几个简单的数学公式。
      其实,我对自己倒没报太大的希望,考上就是幸运,考不上就当结识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你不必太过纠结于结果,有些事,当你经历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就已经变了。”
      我起步比较晚,进度也比其他考211的同学慢很多,六月份的时候,别人数学教材、全书、张宇十八讲第一轮都完事了,我才开始做最基础的课后习题。
      八月份的时候,我刚着手做97年的英语真题,韩旭告诉我,他觉得好无聊,英语真题刷完一遍了,肖秀荣1000题也都做完了,不知道干啥了。
      我连拍死他的勇气都没有,默默地拿出还没有开封的肖秀荣1000题,默默地把包装撕开了。
      痒痒说,你不用跟韩旭比,他又不考数学,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韩旭比较偏科,他英语不好,高考的时候考了55分;他数学很好,高数每次都是满分,听说他高考的时候数学考了135分,至于这个大神,怎么掉到我们这个三表院校的,我也不清楚。
      他考研没有报工学,而报的理学,理学可以不考数学,这样就可以安心地复习英语了。
      他这种人,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吧。大主任开考研动员大会的时候,还特意夸了他一下,“大家要对自己定好位,选择好学校,慎重点,别潇洒走一回。
      看咱们韩旭同学,人家数学不好,就不报数学,这就是正确的选择。”
      当时,我们的内心都是很崩溃的,都在心底呐喊,“老师,他高数满分,他高数满分。”他这样的算数学不好,那叫报数学的人情何以堪啊!
      阿竹说,韩旭就是个太阳,走到那都闪着光芒,人群中他总是最耀眼的那个,他不用说话,就站那笑一下,别人都会觉得这小伙子肯定很优秀。
      阿竹又补了一刀:“在他身旁,我们连一棵小草都不是,顶多算一粒尘土。”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刚认识他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到,他这个年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各科任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个为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