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了冲锋。不到一百步的距离,双方跑动起来不过是十几秒的时间,十几秒之后,双方像是两股海浪一般狠狠的撞在了一起,以至于不少的士兵都被这强大的冲击力撞到了空中飞落下来。
三部人马共有三万人,尽管一天的战斗下来,各自伤亡了数千人不等,但三部人马加在一起也还有两万出头,兵力上战局了绝对优势,不过经历了一天的撕杀士兵们已经是相当疲惫了。而花荣这边尽管一天以来并没有参加什么战斗,士气、体力上都占有上风,但人数毕竟只有八千之众。两军初一交手,打了个旗鼓相当!
这时,城头之上又是一声炮响,从城中又杀出了一支约五千人左右的队伍,为首的正是林冲。原来吴用在城楼之上见花荣已经和宋军纠缠在一起,便令林冲带领手下四员将领并关胜、郝思文、宣赞三人,从城头上挑选出五千人杀出城去增援花荣,务必要将童贯的主力再吸引过来!林冲接令之后,急忙点起兵将,从城中杀了出来,也不整队,只凭着一股血战之后的勇气,杀入了混战之中!
有了生力军的加入,花荣的队伍也爆发出了更强的战力,毕竟自己这边好吃好喝的休息了一天了,到了还要让城头上奋战了一天的弟兄们支援,这绝不符合山东汉子们的口味。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飞虎军的将士们从花荣到普通士兵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出招也更为凶狠,基本上都是在用以命换命的招式对宋军发动了冲击。
此消彼长之下,周信、韩天麟、马万里三人的队伍隐隐开始有了支持不住的迹象,被梁山士兵压着一点一点的向后退去!惹得三人连连派出亲兵充当督战队连砍了数十人才止住后部队后退的趋势,但也只是在那里勉强支撑罢了,想要战胜眼前的队伍,并抢占城门那无疑于做梦一般!
三人的窘境,童贯是看在眼里,心中暗骂了一句:“废物!平时不都是自以为勇猛无敌吗?怎么现在就软蛋了!回头等打完了仗再收拾你们!”虽然童贯对三人的表现极其的不满,但也知道现在不是发作的时机,黑着个脸对后面的毕胜说道:“你和你的手下都是御营将士,陛下的亲卫,你去让下面的人看看我大宋真正的精锐是什么样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里的马鞭冲着交战的地域点了点!
虽说前天的战败最后由王义这个倒霉蛋背了黑锅,但毕胜这几天里,仍旧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一个不合适便招来杀身之祸。现在这么好的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摆在眼前,他怎么能不好好把握呢!当下骑在马上抱拳说道:“末将尊令!”之后回到自己的本部人马之中点起队伍,向交战的区域杀去!
毕胜到底是御营中的飞虎大将,他见战场之上已经是混战一片,这个时候自己的部队成建制的投入自然回起到最好的效果,于是就在战场边缘整顿好队伍,横着杀了进去。要说毕胜的想法是没错的,但眼下战场上打成这个样子却是梁山之人有意为之,毕竟自己这边才刚刚成军,那种大军团的对战绝对不是自己所擅长的。反倒是十几人,几十人的小规模混战在梁山的训练一股营中一直在反复的强调讲授,军中的各级下层军官都被详细的教授过如何在混乱的战局中组织起有效的小规模阵型。这比起宋军那些只凭经验和勇武当上下级军官的人来要强上不少。
于是在毕胜的大军在成建制的开进战场之后不久,就被杀红了眼的友军和有意为之的梁山军人给搅了个稀烂,几乎是在片刻之间,毕胜带来的生力军便被冲散了。冲散了的士兵们也知道和前面的人一样开始了混战。但这些多少年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御营兵马,虽说装备武器是大宋最好的,但实际的战力估计却是整个大宋最烂的,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冲了个七零八落。他们的加入,尽管给周信三人带来了希望,但也给梁山士兵们带了一群软脚的对手,一时间双方的士气具都是大振!
这个时候,鲁智深和杨志率领的飞豹、飞狮两军也赶到了战场。他们见到西门上空发出的信号之后,分别从南、北两门冲出,饶了一个大弯子才赶到了战场。
到达战场之后见花荣和林冲、关胜等人和官军杀了个难解难分,纠缠到了一齐,也不理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布置,直接挥军从左右两翼攻向了童贯的本阵,一边向前冲杀,一边高呼着:“活捉童贯!有活捉童贯者赏银万两!别让童贯跑了啊!”气得童贯在马上直哆嗦:“区区两万人就想活捉我!?”于是命令剩下的酆美和吴秉彝迎了上去拦住了两路人马,在左右两翼展开了撕杀!
这个时候,被气得不轻的童贯突然醒悟过来,“骑兵!梁山那支骑兵部队在那里!?既然梁山人马准备好了大反攻,他的骑兵没道理不参加近来啊!。。。后面!”刚刚反应过来的童贯条件反射似的猛的向后一看,果然看见自己的后面扬起了一道高高的灰尘,一支近万人的骑兵部队,正在向自己展开了全力的冲锋。眼见如此的童贯顿时陷入了绝望之中,“完了!我命休矣!”
这时的我,正骑在马上高举着马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眼中死死的盯着站带高地上的童贯和他身后的那面帅旗,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大宋缺马,缺骑兵!养成了这个习惯思维的你,在这个种时刻总会习惯性的忘记了我这支骑兵的存在吧!你将为此付出代价!”
坐在飞驰的战马上,我将手中的马刀在头顶转动了一圈,高声喊到:“梁山万岁!”这已经是我率领骑兵部队发动冲击时必喊的口号了,尽管在八千骑兵全力冲刺的马蹄声中能听到的人仅仅是自己身边的数人,但我身边的人仍然用尽全身的力气跟着我吼道:“梁山万岁!”紧紧跟在我身后的掌旗手看到我手上的动作之后,一边跟着呐喊着,一边将手里绣着王字的梁山帅旗,也摇晃了一圈,指向了小高地上的童贯之后,剩下的骑兵战士们,也跟着喊出了梁山万岁的口号!八千人的呐喊声甚至超过了隆隆的马蹄声,和前面正在撕杀的战场!整支队伍的士气在这时被发自内心的呐喊提到了顶点!
震天的呐喊除了将自己战士的士气提到最高之外,也惊醒了正在发呆的童贯。清醒过来的童贯不愧在西北和辽人、西夏人纠缠了几十年的家伙,对付这种情况的反映就是快。也没有下达任何的命令,一拨马头,照着马屁股狠狠的抽上一鞭子,扔下自己的部队跑了!他一跑,身后的亲兵自然也紧跟着主帅一起开跑,掌旗官也把手中的帅旗一扔跟着跑了!
这时在前面撕杀的梁山士兵们自觉的叫道:“童贯跑了!童贯跑了!抓童贯去啊!”疑心重重的宋军将士回头一开,刚才还竖立在高地上的帅旗没了,连带着主帅也跑了。正在纳闷的时候,之间一明将领骑着战马冲上了高地,他的身后紧跟着出现了一面大旗,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金黄的王字——梁山的寨主王伦到了。紧接着小小的高地上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了无数的骑兵,在小高地上稍作停留之后,像蔓过堤坝的洪水一样,冲向了正在叫战的双方!
第八十二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