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六章[1/2页]

宋末水浒 蓝色宝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八十六章
      一边让人去请吴用和李制,一边和三娘在屋子里喝茶聊天。时间不大,吴用和李制赶了过来,打过招呼之后,分别坐下,三娘为了避嫌便只是和二人打了个招呼便就主动退下去了。对于扈三娘这种处事风格我也想过要改变,毕竟扈三娘虽然是个女人,但无论是头脑还是武力都是上上之选,所以我也想让他参与到梁山事物的决策中来。但无奈扈三娘始终保持着这个时代的女性的“美德”,绝不参与外面的政事。我也曾玩笑的说过那是那样就不再让她上阵,其后果是我被扈三娘轻松的从床上踹了下去!
      三娘走后,我把刚才和马隆等三人对话的情景和内容和吴用、李制介绍了一下,之后我问道:“情况就是这样,你们看这三人要如何安排才好?”
      听完了我的介绍,吴用和李制稍稍沉默了一会之后,吴用开口说道:“此三人见解独特,想必不会是朝廷派来的奸细,但如今正值我梁山和朝廷大战之夕,万事还是小心为上。依小弟看来,不如先让他们三人在寨主身边充任幕僚,参赞军务,以做观察。待日后战事稳定下来,再另行安排。”
      听了吴用的话,我点了点,说道:“军师之言,确是老成之言。”之后我转过头来向李制问道:“你认为如何?”
      李制低头略略欠了欠身算是行过了礼数才开口说道:“军师所言确是良言,但听周行之言,居然和我梁山暗中所定之计相差无几,无论如何这三人是要仔细注意的。我也同意军师的注意,但如若这三人将来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必要时可行非常之计!”
      李制的话我是非常同意的。这三人不比前些日子放掉的战俘,这些俘虏不过是普通士兵,就算有些头领也都是中下层军官,即便放了也不会对我梁山起到什么作用,何况我也知道高俅来攻打梁山的时候,所调兵丁决不会是这些人,所以放了也就放了,还能为了捞个好名声。但这三人尤其是周行,仅凭猜测便能将我梁山未来的走向猜地八九不离十,就冲这个也不能让他跑了!
      想到这里,我说道:“这三人我看就先让他们去给演武军当一段时间先生,若是有事便到我身边当幕僚,如此一来,他们也算是进了咱们梁山的核心,二来对他们三人的来历和为人也好有个仔细的观察,而且还不会冷了他们的心,你们看呢?”
      我的安排也算是稳妥之见,毕竟在这大战之前,冷不丁的冒出这么三个来,怎么也要小心点才是。吴用和李制听后都点头称好。商量好了如何安置周行三人之后,见没有别的事情,两人便各自回去,忙活各自的事情去了。
      两人走后,我独自回到后院,一边走着,心里还一边琢磨,“眼看着梁山就要再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的时机,这武将方面倒是不愁,可这内政方面的人才缺口可是还差着老大一截呢。如今这三人的到来,真是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只要这三人没什么问题,那对梁山今后的发展可是大有好处啊!”一边想着,一边面带笑意的回到了后院。
      周行三人的到来让我很是开心了一阵,但这种开心也没维持多久!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每隔个几天就有那么一两个读书的年轻人上门求见来“推荐”自己,可后来的这些人无论是水品还是见识,和周行三人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一见面就是之乎者也的一通猛侃,搞得我是不厌其烦。最后搞得我实在没办法了,就把这些事情一股脑的扔给了李制,反正他现在正领着青州知府的差事,选拔人才也是他份内的事情。
      “李制,你除了要好好的安排他们以外,另外还有个事,你给我把这事给弄明白了,这些人怎么就一股脑都一下子就涌过来了?”丢下这句话,我一转身就逃到了兵器工场里躲着去了。反正大战在即,兵工场里的事情也是忙得什么似的,到了那里有什么问题,我也好及时的解决!
      因为我的原因,流水线这种生产形式的出现被提前了好几百年。不可否认,流水线对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神臂弩这种威力巨大且生产工艺又极其复杂的利器,在使用了流水线生产方法之后,产量是成倍的增长,而且随着每道工序上的工人在熟练程度上的增加,产量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但即便如此,现在神臂弩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每天近百张的程度。
      当然这和李富的努力是离不开的,要不是他在登州利用海路将各种制作原料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我这里也是无法满负荷的开工的!但饶是如此,兵器工场里的原料供应还是非常紧张,我在工场的这几天,主要的精力就放在了如何改进各种弓弩的事情上面。
      中国古代的弓和弩都是使用复合材料制作,尽管威力巨大,但在制作上实在是麻烦得很,为了保证各种材料在安装到一齐之后不会影响弓的使用,所以每种材料在什么时候进行组合生产那都是有非常的讲究的。
      我曾问过工场里的老师傅,“如果用铁或者其他金属代替原本的骨料和木料,是不是可以加快弓弩的制造速度?”
      工场里的老师傅笑了笑答道:“用铁?不行!铁这东西如果太软做出来的弓就没有足够的拉力,射出去的箭就没有力道。可如果太硬,太脆弓要么就拉不开且极容易被拉断,要说这合适的铁料也不是打不出来,但那得是经验丰富的老铁匠千锤百炼用时数月甚至数年方能得到那么一点,所以极其的珍贵。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又有谁会拿来做弓弩呢?”
    &nb

第八十六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