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这个时代的出来当兵的目的,为的就是能拿到一份饷钱,甚至只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而已,对于从队伍中退下去之后要怎么样,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详细的思考。
针对这种情况,老兵进入战俘营之后,该说些什么?碰到什么问题,该怎么回答。这些东西都是我和几个智囊花了一晚的时间整理出来的。再加上那些上次选择留下来的老兵的现身说法,这此招俘的成绩比起上会来就要好上很多了。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两万多人选择了加入梁山,再加上训练营中的一万人,和高俅大战之后的空缺兵力算是补充了上来,剩下来的那些还呆在战俘营里的宋兵也出现了动摇的迹象!
相对与普通士兵的招降工作的顺利,被俘的几员节度使的劝降工作就显得进展缓慢了。这此战役中共有王焕、韩存保、项元镇、梅展和李从吉五名节度使被俘,其中梅展和李从吉因为把李从吉从死亡线上抢回来的关系,态度比较温和之外,其余的王焕、韩存保、项元镇三人到现在为止态度都很强硬。每天就呆在各自的园子里,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但对前来劝降的人却是毫不理睬,任由你说出天大来就是一言不发!
一转眼,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对这五人的招降可以说毫无进展,负责此事的吴用找到我说道:“寨主,这五人原本也曾是江湖绿林中的好汉,自被宋廷招安之后,累功升至节度使的高位,这几人对宋廷的忠心并不比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来得差。这半个多月来,我想尽了办法,废尽了脑筋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实在不行还是用老法子吧!”
吴用所说的老法子,实际上就上先派人将这些节度使的家人连诓带骗地给弄到青州来,给外人一种其人已经投降上山了的样子,逼得他不上山也不行,在此之前这招已经被我和吴用使用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其效果还是相当的不错的。但这次我却并不想用这个办法,对于这五员节度使我还有别的用处,招降他们的事情倒真的不急于一时!
听了吴用的话后。我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倒不着急,这几个人再加上高俅倒是我和宋廷谈判,拖延时间地好筹码。目前的劝降嘛,我一开始也没想到能够有多顺利。我的意思,先和他们把关系搞好点,别让他们把咱们当仇人就行。至于他的家人那里,让石秀多多让人注意就行了,做好准备。一旦有命令让他动手,别出了差错就行!”
正说着,外面亲兵来报,朝廷派了个礼部侍郎前来谈判!
原来我这里为劝降战俘,扩大实力而伤尽了脑筋的时候。远在东京汴梁的朝堂之上也吵成了一锅粥。
先是高俅率十七万大军前去征讨梁山王伦,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十七万大军只逃回三万余人,十名节度使和两员御营大将只回来了王文德、张开和项元镇三人,其余不是被俘就是阵亡。大败而回!死命逃得性命的三个节度使自然成了兵败的替罪羊,被下狱治罪,待会审之后再行定罪!
挨了这一记重棒还没缓过气来,紧接着从南方又传来消息,摩尼教教主方腊在江南起事,并在歙州起事,并在清溪县,帮源洞内造起宝殿。宫阙,,内苑。分设文武职台,起兵造反!初时规模不大,但由于当地官府无能,加之江南厢军糜烂,又没有禁军支持,短短地十几天的时间里便被方腊占去了歙州和睦州两地!地方官员见事情再也隐瞒不住。急忙上报朝廷。一下子就让原本就为高俅之败搞得焦头烂额徽宗一下子就失了方寸!
两处地方造反,让宋廷一下子就陷入了争吵之中。一部分的官员以梁山最先起兵。且青州之地离大名府太近,若是再占了大名府则京师危矣为口号,在朝堂之上大力要求朝廷再次派遣大军剿灭了梁山王伦之后,再挟大胜之余威,围剿方腊。支持这个观点的,基本上都是北方的官员,且在京师周围地几个州府之中拥有的大量房产田地之人,他们自然尽快的将梁山之兵在青州剿灭,要是把梁山之人给放了出来,那自己的产业可就危险了!
而另一种声音自然就来自,南方两浙路地官员了,他们比谁都清楚朝廷在江南的实际军事力量,
第九十八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