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吴用等人在我的默许下,开始了正式自立前的一系列准备行动,诸如订立名号,规划制度,制定官职等等等,真是一通好忙。尤其是他们现在制定的东西只是一份方案,以供我选择,最后还是要由我拍板的,所以这个工作量就更大了。好在李制和周行等人事先已经有了各自的一套想法,虽然都不尽完善,但也总好过与什么都没有。
另外吴用等人为了达到造势的目的,这一切的行动都并没有做隐瞒,反正我现在在山东已经是实际上的王了,现在的行动一来是走个过场,加个名分,二来本身就有壮大声势的作用。所以这个过程也被有心人给炒得沸沸扬扬,连在外领兵的林冲等人也都纷纷送上文书,而且送信之人沿路之上每过一处村镇府县,都在闹市之中高声呼喝我要称王的消息,惹得沿途百姓一片叫好之声!
面对我如此高调的准备工作,和乡间百姓的全力拥护,一时间山东各地那些“幸存”下来的大户又是一阵紧张,联想到梁山大军刚刚占领州府时的雷霆手段,纷纷猜测我是不是打算利用称王之机再来上那么一会,好争取民心。其中有些人家本打算离开山东,但却被各地驻防军队给看得死死的,无奈之下也只好在家整日提心吊胆的挨日子,祈求满天神佛保佑!
当然他们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仅仅是数天之后,从青州便传来消息,赵、柴、孙三大家决定出仕支持王伦,并且其家中已有子弟被任命为官员,职位最高正是赵家的二公子,赵权。因为得到王伦的赏识。已经被任命为沂州知州,不日即将上任!
这一连串的形势变化一时间把山东各地的豪强大户给弄糊涂了,但很快便有人家迅速的反应了过来,“赵家、柴家和孙家,虽然只是青州地大户,但身家和学识可比自己强上太多了!如今他们都决定出来支持王伦,并且家中子弟还得了官职,那说明王伦的前景不错啊!既然如此。那咱也别慎着了,赶紧上吧!”
显然抱有这种想法的聪明人还真不是一个两个,一时间各地的中小户人家和以前还磨不开面子的那些寒门士子开始源源不断向各地的府衙涌去,短短的数天时间,各府县便吸收了大量的文人士子,并以实习为理由全部编入吏地行列中锻炼去了。并明言,一个月后,谁干得好。谁就可以充任空缺中的各个职位!一下子,原本只能保持勉强维持的各州府县城,立刻上满了发条,梁山的各项政策得到了充分的实施!
但在这场类似“抢官”的活动中,各地那些望族并没有加入其中。原因是他们都分别接到了赵、柴、孙三家的书信,信中详细的描述了我和三家那天谈话地内容,和我所做出的承诺,并邀请各家在青州汇合。共商大事!得到了内幕消息的这些大户人家,自然对这些小官位看不上眼了,纷纷收拾行装,带上家中最为出色的子弟,向青州赶去!
原来我默认了吴用等人的动作之后,便一心一意地开始准备说服三家大族的工作,三天后赵、柴、孙三家家主,怀着忐忑的心情。如约来到府衙之中。虽然三家之人对这次我突然相约都非常警惕,但能做得一方望族的族长之人岂是等闲?虽然面对丰盛地宴席,食之无味,但在我和三人的特意维持之下,至少在表面上也还算是圆满。
酒过三巡,撤掉几乎没怎么动过的菜肴之后,我领着三人来大厅,分宾主各自坐好。奉上茶水之后。我首先开口说道:“众位都是长辈,又都是青州一方耆老。小侄入主青州以来,杂务缠身,一直未曾登门拜访,今日特此在这里给诸位赔礼了!”
虽然我脑子中继承了原来王伦的一部分记忆,但到底还是一个现代学生,对于这个时代上流社会中的语言——文言实在是没什么兴趣和功底,一番话说的不文不白,在这几位算得上是老学究的人的耳中实在是有点贻笑大方地意思。但眼下的我,虽然还顶这个“贼”的名声,但实质上已经是整个山东的主人,三个人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来跟我计较。其中柴家的家主柴栾说道:“寨主客气了,我等不过是山野小民,那里敢劳动寨主大架!说起来自寨主入主青州以来,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本该是小民前来拜见寨主才是,如今却叫寨主亲自向请,不敢,不敢!”一番话说完,连忙起身行礼,一旁的赵钰和孙先
第一百三十三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