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以的形式,就是不问政事的徽宗都感到事情不妙,蔡京哪个老狐狸又怎么会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呢?于是在接到了消息之后。蔡京除了马上向徽宗皇帝报告之外。马上向童贯的大军又派出了五万的援军。与此同时又从西北诸路中,调拨了三万人前往大名府增援。他的想法很明确,南方的方腊和北方的我比起来,其危害和实力都要弱上不少,想要彻底剿灭我们两家反贼,以大宋朝目下的情况,只能是一个一个的,先弱后强的来,不然的话恐怕是要两头都危险的!
当然接到了蔡京报告的徽宗皇帝并不这么想,依徽宗的想法:“我堂堂大宋天朝,被辽人欺压也就罢了,反正辽人横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就连太祖、太宗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我这个样子也不算是丢人!可王伦和方腊都是个什么角色?一个靠不中进士的落第秀才,一个江南的草莽汉子,怎么就拿他们没脾气呢?如今他们二人接成同盟,这摆明了就是要图谋我大宋的江山啊,怎么能任其如此猖獗下去呢?”于是一怒之下,徽宗皇帝召见蔡京,让其速速调拨兵马同时征讨,好告慰在天之列祖列宗!
徽宗皇帝自登基以来,除了头一、两年还像摸像样的处理过几会政务以外,就再也没有详细的处理过朝政,那里知道如今的大宋朝的国库里还有多少钱粮,多数的兵士们还有多少战力?这些徽宗都不知道!
可徽宗不知道,蔡京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其中贪食国库最为厉害便是他,其国库中的银钱有近多半倒是进了他蔡府的银窖。他自然上知晓如今的大宋朝不比徽宗登基之初,实在是经不起这么折腾了。好在徽宗是私下召见,并不是在朝堂上。于是蔡京左拦右档,好容易才把徽宗的却说住,打消了徽宗同时派兵的念头!回到家中之后,蔡京立刻给正在前方的童贯去了封密信,信中将如今朝中的情况向他详细描述了一遍,并在信中明言,“虽然你刚刚消灭了王庆,取得了一个大捷,但皇上已经开始对朝中的实际情况起了疑心了。为了引开皇上的注意力,也为了你我的身家性命,你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在前面再打一个胜仗!如此方能将皇上的注意力从朝堂上引向前方的战事,才能保全你我的性命!”
而童贯接到了蔡京的信后,也是颇为无奈。尽管不需要其他消息,仅从池州和太平州两地的兵马调动便能知晓方腊心中的想法,但如今的童贯却是毫无应对之策,部队实在是太疲劳了!剿灭王庆,童贯先后用去了两年的时间,但在庐州城下的鏖战便历时一年有余,毕竟童贯不像我拥有超强威力的攻城炮,能够利用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用来轰击城墙。所以他所能采用的策略便是传统的攻城之法,而城中的王庆能够白手起家,闯出如此的一片天地,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加上庐州城内的驻军都是他的心腹嫡系,和城外时不时的接济,王庆更是隔三差五的开城反击,意图突围。如此以来,近二十万大军在庐州城下与王庆的军队,一年内大小接战近乎百次之多,虽然最后凭借着厚实的实力,将王庆生生拖跨,光复了庐州城,但部队实在是太疲劳了,这个时候让他再派兵出击,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左思右想之下,童贯也只要一边催促调拨给他的那五万援军日夜兼程的向舒城来,一边令人加固城防,“哼!把方腊的人给击退,大小也是个捷报吧!虽然陛下未必欢喜,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虽然童贯对还在半路上的援军是一日三催,但最终还是邓元觉所率领的十五万楚军先出现在了舒城的城墙之下。毕竟童贯在舒城休整部队的用意大家都是一目了然,既然如此,方腊又怎么会放任童贯休息好来再来打自己呢?
于是在娄敏中回到杭州之后,便立即封邓元觉为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五万大军,征讨童贯!而面对自起事以来最为凶险的一仗,方腊所征调的士兵自然都是军中最为精锐的部分,是方腊命人精心训练了很久的队伍,除去沙场经验略显不足外,其余方面并不起童贯的禁军相差多少!毕竟算计我,那是以后的事情,要看情况而定。而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童贯则是实实在的威胁,不把童贯的这十几万大军解决掉,后面的任何设想都是空谈!
第一百四十五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