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七章[1/2页]

宋末水浒 蓝色宝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名府的消息,给东京汴梁造成的震动绝对不亚与一场八级地震。梁山出兵大名府这么重大的事情,东京是知道消息的。但在蔡京等人想来,虽然梁山贼人战力颇强,但大名府作为大宋的北京,其本身的防备工事就相当客观,可以说在大宋境内,是仅次与汴梁城的存在。虽然这两年间为了先行平定王庆和方腊,从大名府中抽调了不少的兵力,但城中仍旧驻有八万大军,无论如何也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的。如果幸运的话,就是坚持到童贯率南下的全数精锐返回也不必不可。但没有想到的是,在得到梁山出兵的消息后不久,梁信和訾远便双双送回了高急求援的书信!
      梁信是蔡京的女婿,蔡京对他的消息自然是相信的。眼看大名府难以长久坚持,蔡京也有些慌了手脚,急忙四处调拨军队前往救援!可随着童贯在南方越战越大,再加上前两年在青州的几次大败,这两年间已经基本上将汴梁的禁军抽调空了。如今的汴梁城也只有十万禁军负责京城的安全,这在大宋开国以来还有从未有过的第一次,仓促之间又能从那里抽调出兵力来呢?
      正在蔡京还在为从何处调兵头疼的时候,大名府陷落,梁中书及訾远战死的消息便传回了京中,蔡京府上一片哀号之声,惹得这位在大宋横行一时的权相也失了分寸!
      好在蔡京也是宦海沉浮的老手,左思右想只下,情知无法隐瞒下去的蔡京无奈之下只好以退为进,将大名府的战报一丝不漏的向徽宗做了汇报,同时摆出一副因家人去世,心神以乱的样子。又向徽宗提出。自己自任相以来,国事不顺,遍地风烟,皆是自己处事不力之过,自请贬降到南方偏远之地,以谢天下!
      屡次弹劾蔡京不成地赵挺之见蔡京这次自请处分,惟恐徽宗心软又饶恕了他,急忙在一旁陈述蔡京的过失。希望能够借此大名府大败之机,扳倒蔡京!
      可没有想到的是,赵挺之的一番作为却还是落入了蔡京的算计之中。徽宗听得大名府失陷的消息后,原本对蔡京也是恼怒非常,差点便答应了蔡京自请处分的请求!但看到赵挺之在大殿之上,口吐横飞的例数蔡京地不是时,却又有了别样的心思!
      “你说人家蔡京是奸臣,是小人!可人家连自己的女儿女婿也搭进大名府中。为国捐躯了,你见过这样的奸臣吗?再者如今大名府陷落,东京也在风雨飘摇之中,你不思为国为君谋划良策,却在这里相互攻歼。难道你就是什么好人吗?”想到这里,徽宗突然打断了正在殿上摇头晃脑的弹劾蔡京的赵挺之,说道:“如今大名府陷落,贼人势乃我大宋前所未有之局。卿不思为国退敌。却在这里絮叨不休,那里还像个大臣?难道朕的大殿是街上的坊市不成!?”
      以蔡京在徽宗朝地权势,这个赵挺之能够屡次弹劾蔡京不果,而仍能位居要职,可见其人还是很有几分本事的。见徽宗言语中只提退兵之事,却对蔡京只字不提,知道这会又让蔡京逃过一劫,无奈之下。也只有明智的闭起了嘴巴。临退下之前,向徽宗奏道:“如今大名府以失,河北诸路难以维持,眼看必是糜烂之局,太师定当有退敌良策!”说完之后,便退回了朝班之中!
      蔡京听了赵挺之的话,心中对其之恨更上一层,心想:“好你个赵挺之!皇上这个时候正在气头上。老子我好容易逃过一劫。你却又把我给拱到台前,这个时候万一有个奏对失据之处。那不是给皇上的心头上火上浇油吗?一个搞不好,我这会就麻烦了!”
      可心里虽然是骂,但见徽宗在赵挺之地提醒下,又想起了自己的皇帝陛下,蔡京只能硬着头皮奏道:“大名府乃是河北诸路之心腑之地,不仅是连接京畿和河北的要冲,更是存储了河北所需的大量军粮,如此大名府实在是不能丢。以臣之见,不如调动西北几路兵马,在京城集合,再从童贯地南征军中抽调一部分人马回京。两路汇合之后,再向大名府进军,必可将贼人赶出城去!望陛下应允!”
      其实蔡京这话的意思,听上去似乎是打算集中兵力与梁山贼人死战,好将其赶出大名府,甚至是要一鼓作气的消灭梁山贼人。但和蔡京已经颇有默契的徽宗知道,蔡京此议的实质,是要招天

第一百五十七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