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2/2页]

宋末水浒 蓝色宝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万人,如果再算上城中勋贵家中的家兵家将,我汴梁城内至少还能武装不下十五万人参与守城。如果需要,这个人数还能继续增加。
      另外汴梁城乃我大宋都城,自太祖太宗建都以来,虽然从未经历什么正式的战事,但城防修建,却是从未间断。以王伦手中地八万之众,虽有火炮助阵,但想要攻下汴京却也是痴心妄想!只要陛下坐镇城中,我汴京军民那有不奋力杀敌之理?等各路勤王之军汇集完毕,到时就是在城下立毙王伦也非是不能!”
      听了卢敬地一番信誓旦旦的言语,赵哲似乎找到了能够解救他地稻草一般,猛得站起身来问道:“若照爱卿所言,击败王伦可有几成把握?”卢敬稍微想了想说道:“回禀陛下,若只是将其赶出京畿,再慢慢征讨,微臣保证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若是在城下击毙王伦,恐怕就要低些了,到底王伦所率的都是骑兵,加之。。。”卢敬说到这里,赵哲也明白了卢敬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自己的老子还在人家手里纂着呢?把人逼急了,用老爷子出来做人质,就是赵哲自己也难下结论啊!
      但即便如此,也仍旧让赵哲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当堂颁下圣旨,让各路勤王之军在中牟汇合,之后在姚平仲的指挥下,再向汴梁进军驰援!
      见赵哲果然按照自己的意愿颁下了圣旨,情知又有了一丝希望的卢敬也不禁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但这微小的动作,却落入了赵挺之的眼中。在朝廷中摸趴滚打了几十年,又和蔡京斗了好几年法的赵挺之,立刻就觉得卢敬的话有问题,但一时却又想不出那里有毛病,加上赵哲圣旨已下,赵挺之也不好再说什么!
      朝会散去之后,卢敬正要再上城头巡视,赵挺之在后面叫住卢敬,将卢敬带到一个偏僻的角落中,低声问道:“卢将军,你跟老夫交个实底,真要像你所说的那般,守军汴梁,只到勤王之师到来,你有几分把握?”
      卢敬先还保持着朝堂之上的说法,后来赵挺之见路7敬一副水米不进的样子,略有些微怒的说道:“卢将军,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跟本相如此敷衍,召集城中百姓上城协助防守之事,也不是光靠你禁军就能做完的。若是不跟我交个实底,你叫我如何安排!万一要是出了问题,该当如何是好?难道你还信不过老夫吗?”
      蔡京作为徽宗时期最大的权臣、奸臣,虽然凭借着徽宗的宠爱,横行朝堂,但也让朝中诸多有识之士引为敌手,而赵挺之也凭借着这几年与蔡京在朝堂上的争斗而在朝中拥有了相当高的名望。卢敬见赵挺之如此说话,也不好再有隐瞒,将心中所想全数倒了出来。末了说道:“赵相!非是卢某人欺君妄上,实在是现在的大宋已经到了生死之交的时候了,若是皇上的胆子先怯了,逃离汴京,那城中的还会有谁愿意拼死一战。而汴梁城一旦落入王伦之手,朝廷便是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天下的百姓又会如何看待朝廷!到那时,朝廷漫说是重新夺回汴京,就是还能支撑多久都是问题啊!要知道,天下之间的财物,有超过半数全都在这京城之中,一旦京城有失,朝廷拿什么去跟王伦争!需知如今两浙一带也已经在方腊的掌握之中,朝廷已经失去了粮食产地。而河北还有个田虎在那里为患,恐怕河北之兵也难有作为。仅凭西北一地,如何去争!毕竟西北之地长年与西夏的争斗下来,虽然军队不少,但却是没有粮食,以往都是由京城押解过去的。这粮食一旦被王伦掌握,大宋可真的就完了!”
      赵挺之也知道眼下的局面紧张,但万没有想到会是严峻到如此程度。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堂堂的大宋没有灭在契丹人的手中,却要被一个小小的山贼所推翻,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好半天后,想清楚了其中要害的赵挺之,才颤抖着声音问道:“卢将军,眼下的局势真到了这种境地?若是照你所说,那守住汴梁城到底有多大把握?”
      卢敬想了想沉声答道:“最好的情况,也只是五五开吧!”
      赵挺之听后,沉默了半天,才颤抖着冲卢敬行了一个大礼,一躬到地之后,向卢敬说道:“如此,便摆脱将军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