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章[2/2页]

宋末水浒 蓝色宝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完拉着史进的胳膊开怀大笑。
      一段小插曲结束之后,众人回到帐中继续饮宴,虽然碍与正在军中无法多饮,但也是相处尽欢!
      奇怪地是,在史进投军之后,数日之间又有不少江湖上的好汉前来投奔,其中多数都是些无名之辈。但这其中也有几名在书中早以应当上了梁山的好汉,其中有一个叫樊瑞,一个叫项充,一个叫李兖!
      说起樊瑞虽然也是梁山好汉之一,但却是名气不大。倒是他身边的相充、李兖,在书中倒是颇有些名气。倒不是说他们二人地本领有多大,只是他二人所使用的兵器乃是在江湖少见的盾牌,身后各背十二支飞刀短枪,混战之中,倒是威力不小。而他们二人最为让人记得则是因为李逵!原因是李逵此人一打起仗来,便不管不顾,常常是赤膊上阵,宋江为了保护李逵,便令他二人时刻跟随左右,专门为他抵挡冷箭,一来二去的,倒是沾了李逵的光,在书中常常出现!
      现在虽然李逵因为我的缘故还未上山,仍在江洲城中做他的牢头,但樊瑞等人却也不能怠慢!陆陆续续的安顿好那些前来投军地好汉之后,转眼间便又是四天过去了!而这一天我正坐在帐内看书之时,有小校进来禀报,说林冲已经率军攻破了封丘,整理之后,正在向大营开来,预计两天之后,大军便能全数开至汴梁城下,与我军汇合!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这两天虽然城中并没有什么动静,但从截获的情报上看,宋室已经命令各路援军前往中牟汇合,之后再集结大军支援汴梁。所以自从击败了姚平仲的那一路援军之后,这段时间以来便再也没有其他援军进入过汴梁附近。对于卢敬这种欺负我都是骑兵,无法攻城,而转令各路援军在一处集结之后,再全数开进,避免被我各个击破的办法,倒是在我预料之中。只不过根据情报来看,由于东、北、南三个方向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援军的情况下,只凭西面的几路州府想要在短时间内聚集足够数量地大军,恐怕是不太可能地。眼下中牟城虽然防备严密,难以取得什么具体的消息,但估计现在城中地军队应当不会超过八万人。虽然人数多了,但由于有相当部分的军队都是厢军,比起战力来,能有前些日子的那五万人的一半,恐怕姚平仲就要烧高香了。为了这件事,姚平仲的脑袋也是头疼无比,经过前些日子与梁山骑兵的那次交战,姚平仲十分清楚这次他所要面对的是要比西夏人更为让人头疼的军队。可眼下这支军队的战力水平实在是让姚平仲没有什么信心!好在王伦这些日子也没什么动静,姚平仲只好在一边收拢这些地方军队的同时,一边派人快马回西北,争取将留守的那五万军队调来。如果那五万禁军真的能够几时赶来的话,凭借这五万禁军,和这几日聚集过来的地方军队,至少冲进城中不成什么问题!
      可惜的是,姚平仲的想法只能是一相情愿。现在既然林冲所率领的主力马上就要和我会合,那彻底解决汴梁城问题的时机便已经基本成熟。于是当林冲所帅主力的先锋抵达大营后,我便放开了被封锁了多日的从北面到汴梁的交通线路。而多日没有得到北方诸城消息的宋廷在通信恢复正常之后,首先接到的便是多日来积压在我手中的,北面诸城送往汴梁的告急文书。
      这一封封早已过时的告急文书,犹如是倒进热油锅中的冷水一样,让原本表面上颇为平静的汴梁城一下子沸腾了。不少消息灵通的勋贵人家、殷商巨贾只户,纷纷争相向城外逃去,连带着引起城中的一片恐慌。面对这种情况,赵哲紧急招见卢敬、赵挺之等重臣,一番奏对之下,赵哲一边下令封锁城门,打击在城中趁机做乱、引发混乱的人群,一方面连下八道调兵金牌,急令在中牟的姚平仲率领正在中牟城的宋军,立刻开拔,不惜一切代价奔援汴梁城。
      看着朝廷连续不断的送来的调兵命令,姚平仲的心中充满了无奈。虽然明知道凭借着这点人马别说是对上梁山的主力大军,就是对上王伦手中的那三万骑兵恐怕也是没有什么胜算!但在如今这样的情势之下,也容不得姚平仲多加考虑了。于是姚平仲几乎是怀着一颗赴死殉国的心态,带领着这近九万大军,拔营起寨,向汴梁城开去!

第一百七十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