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一早林龙海找门卫老曹借了辆自行车,丁辉也骑上林龙海他们的自行车,向隆昌路方向骑去。杨浦人才市场到也不远,9点一刻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人才市场的门口,门口人不少,但次序井然,大家都排着队,依次进场。丁辉和林龙海随着人流进入人才市场,嚯,里面还真不小。
      昨天晚上回到宿舍,丁辉就把自己带来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毕业成绩单的复印件,3张为一组,订在一起,连夜制作了50份这样的三件套,每张都写下了自己的bb机号码。进了市场,丁辉从背包里拿出这些三件套,分给林龙海20套,两人约定1个小时以后回到大门口集合,现在分头行动。
      市场里大约有100多个摊位,丁辉挨个看,只要发现没有专业限制、没有工作经验限制的,丁辉就上去谈谈,如果对方同意,就递上一份三件套。一个小时转下来,丁辉发现杨浦人才市场里工作主要是以机械、计算机、冶金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为主,而且绝大多数都需要工作经验,偶尔碰到个无限制的,对方看到他的专业也都会把三件套退回来;甚至还有一个人看到他的专业哈哈大笑,说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养鱼的专业。一圈下来丁辉连求带塞,一共就送出去四份三件套,回到大门口碰到林龙海才知道,林龙海一份三件套都没送出去。丁辉大受打击。
      出了人才市场,丁辉在门口的报摊上买了份《人才市场报》,报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豆腐块招聘信息,丁辉刚要看报,林龙海说道,
      “走吧,咱别在这看了,回宿舍一起研究吧。”
      两人这又骑车回到宿舍。施大海在宿舍都等急了,他要到女朋友那吃午饭,丁辉连忙把车钥匙给了他,然后和林龙海两人一人两页报纸研究起来。
      林龙海知道丁辉找工作的目标,看到略微合适的就用笔圈起来;丁辉则是直接抄在自己的本子上。正当丁辉抄的起劲的时候,林龙海突然叫道,
      “丁辉,快看,这个太他妈的合适了。”
      丁辉接过报纸一看,原来是南新雅大酒店的一则招聘启事,酒店要招一个海鲜池的管理员,要求有海水养殖经验,海水养殖专科学历以上者优先考虑。有兴趣者请将简历邮寄到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700号人力资源部收。丁辉连忙把这条重要的信息抄在自己的本子上。
      中午的时候,林龙海带着丁辉到研究所的食堂打饭,研究所的食堂只提供中午一顿,周一到周五,周末不开,现在丁辉办过了借宿手续,到食堂吃饭也就顺理成章了。吃过中饭,丁辉到邮局买了30个信封和一些邮票,回到宿舍开始了自己的自荐工作。
      对抄下来的每条招聘信息,丁辉都会有针对性的写一封自荐信,然后连同自己的三件套装进信封,在信封上认真的写上对方的地址和联系人,最后留下自己的地址“上海市杨浦区佳木斯路265号上海水产研究所林龙海转。”
      折腾了一下午,丁辉完成了11封信,每完成一封,丁辉就在自己的本子上的招聘信息边上打个勾,做完第11封信的时候,丁辉一看都快6点了,小本子上的招聘信息也就剩下7,8条了。这个时候林龙海回来了,他下午没事干,找所里的老乡聊天去了。回来看到丁辉摊的这一桌子,说道,
      “好了,明天再弄吧,咱们吃饭去,还去昨天那家海鲜饭店。”
      “咱们不等施大海了?”丁辉问道,
      “不用等,他今天晚上不回来了,住他老婆宿舍。”林龙海边说边从床头柜里拿出包烟。“走吧。”
      “好,但咱们先去把这些信寄了。”丁辉从桌上拿起那11封信,跟着林龙海出了门。
      到邮局的时候,邮局已经关门了,丁辉一封一封的把11封信投进了邮局门口的邮筒中,在投那封寄到南新雅大酒店的邮件时,特意在信封上亲了一大口。投完11封信,丁辉双手合十,又向邮筒拜了拜。
      “快走吧,我都饿死了。”林龙海催促道。
      到了昨天吃过的海鲜饭店,丁辉和林龙海点了几个新菜,又叫了几瓶冰力波。没有了施大海和杨静在,两人回忆起了大学时光,作为同班同宿舍,林龙海和丁辉一起住了四年,算是知根知底了。看着老同学现在的状况,林龙海不禁问起了丁辉今后的打算。
      “三个月,我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找工作,”丁辉坚定的说道,“如果找不到我就回常州找,总能找到的吧,我想。”
      “两个月吧,”林龙海说道,“两个月如果找不到你就到我们养殖场干。”
      “你们养殖场,算了吧,”丁辉不屑的说道,“你们正式职工才700块,我要是合同工那不是更少。”
      “700是我们的基本工资,”林龙海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听老员工说,我们养殖场是有年底分红的,听说他们去年年底每人分了4000多呢。”
      “那还不错啊。”丁辉听了有点动心。
      “而且我今天听我老乡说,我们所98年要改制了,”林龙海又告诉丁辉一个今天听来的小秘密,“多劳多得,两个养殖基地自负盈亏,赚钱了除了上缴所里一部分,其他的完全可以自己分配。”
      “那行,两个月,”丁辉算是动心了,“如果找不到我就跟你干。”
      “其实我问过他们合同工,”林龙海把合同工的情况大致给丁辉介绍了一下,“大概差不多550左右一个月,年底和我们一样有分红,大概能有我们正式员工的一半。”
      看着老同学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林龙海也挺开心,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下了。林龙海不敢告诉丁辉养殖基地里的合同工做的是多么辛苦的工作,也不敢告诉丁辉自己在挖泥修塘的时候被水里的钢鳅咬的大包到现在还化着脓,他知道老同学什么都好,就是吃不了太大的苦。
      这一晚两个人比较开心,酒也就喝的多了点,结帐时候丁辉没有抢过林龙海的钱,又是林龙海买的单。晚风中,两个微醺的大男孩摇摇晃晃相互搀扶着,大声唱着“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向水产研究所走去。
      第二天两人都睡了个懒觉,丁辉起床后继续他的自荐邮件工作,林龙海又跑到老乡那里去打探消息,下午的时候施大海回来了,还买了几个菜,给林龙海和丁辉做了茭白炒肉丝、鸡毛菜和一个丝瓜汤。吃完饭,林龙海和施大海都早早休息了。丁辉听林龙海说因为路程远,他们路上要花4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到养殖基地,所以早上要很早出发,不然就赶不上基地里的午饭了。
      周四一早,林龙海和施大海就出发了。丁辉又跑到人才市场碰运气,照例不会有什么结果。丁辉在人才市场门口和其他的求职者聊了聊才知道,杨浦因为是工业区,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专业比较有要求。隔壁虹口区招聘的比较多的是销售岗位,专业要求不高。虹口人才市场在中山北一路上,周一和周三开门。丁辉想着下周要转场试运气了。回到了宿舍,没了舍友,丁辉也就懒得一干人做饭了,到超市买了包榨菜,就着3块的炒面应付了晚饭。
      周五一早,丁辉就去报摊买了《人才市场报》,回到宿舍潜心研究,仔细寻觅,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下午的时候杨金发回来了,还带回了15条挺大的河鲫鱼,杨金发手巧,捡出两条大的弄的干干净净,一条红烧、一条炖汤,香气扑鼻。丁辉从超市买回来2瓶冰力波,和杨金发在宿舍过起了周末。
      “老杨,明天我要去我大舅舅家,我看你这河鲫鱼不错,要么卖我5条,我拿起给我舅舅。”丁辉想起周六要去大舅舅吃饭,空着手不好看,吃着这么新鲜的河鲫鱼,突然想了起来。
      “卖什么卖,你直接拿就是了,”杨金发豪气的说道,“反正我自己也吃不掉,那些鱼我都冰在所里的冰箱里,明天我给你去拿。”
      “那,谢谢啦老杨。来,兄弟,干了。”丁辉和杨金发碰了一下酒杯,一仰头,干了杯中的啤酒。
      

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