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最近有些肝火旺盛,也没谁惹他,反正就是心里很不痛快,看谁都别扭。
每周几乎要去省城两三次,可是后台老板常务副省长丛山始终没有明确表态,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要有耐心,必须等待!
陈江心想,杨正洪都成了纸老虎了,还等啥呢?有点想不透老板丛山的意图了。
仗着自己跟了丛老板多年,陈江试探着问道:“是不是省里有支持老杨?”丛山只是笑而不答。
陈江心里一急,就把真心话说出来了:“省长,老王书记都调走了,老杨在省里应该没有人撑腰了吧?”
丛山冷笑一声:“你以为我是省委一号呢?”陈江的脸色象是电闪一般,又白转红,接着变成了黑色,声调也低了八度,“省长,我不是那个意思!您是最了解我的了!”
“咱们先不说别的,你上任也有三年多了吧?干出了什么名堂没有?”丛山板着脸反问道。
陈江陪着小心说:“市民广场修得还算不错!”
丛山摆着手,说:“上头看的是gd,你们市里的gd连续几年下滑,没有政绩,谁也帮不了你啊!”
“省长,我们市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一穷二白,底子薄,交通不便……”
“好了,好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上头看重地就是gd和财税收入,我有什么办法?”听丛山这么一说,陈江自然也就明白了。省长秦邦对乌的经济状况是有看法的。
在省里头,和乌紫市情况差不多的地级市有五六个之多,可是,近些年来,原本基础最好的乌紫市,反而呈现出了大幅下滑的趋势。
丛山也明白,乌紫市的gd之所以始终上不去,和市里的国有企业大规模倒闭,有着很直接地关系。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企业纷纷关门,市里的gd怎么可能上得去呢?
乌紫市原有的矿山资源并不算是特别丰富,而且这些资源型企业,也大多掌握在了权贵子弟的手中,偷漏的税款数额之大,令人发指。
省委书记严白和省长秦邦,虽然有着发展经济的模式之争,但对于gd的重视丝毫也不亚于秦邦。
什么政治思想过硬。领导才能卓越,这些评价都是空洞的务虚,惟有gd才是一条硬杠杠,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以gd为纲的年代。
尽管统计数据做了假,但乌紫市地gd还是只能排在全省各地市的中小游,没有龙头企业的支撑,即使可以把数据给吹上去,露馅的机率却也随之大得惊人。
陈江叹了口气说:“省长,我也想大干一场。可是老杨那家伙思想太过僵化,死守着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不放松,我这个市长很难做啊!”
丛山有些奇怪地望着陈江,双目炯炯有神,盯得陈江的心里直发毛。老丛才从抽屉里头拿出了一份报纸。扔到了陈江的面前。
陈江接过来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份英文报纸。他不过是个中专毕业的底子。前些年,拉关系走后门。参加了成人高考,好歹算是从省广播电视大学那里混到了一张本科毕业证书。
对于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英文字母,陈江很有自知之明,涎着脸说:“省长,我这点水平,您又不是不知道,这英语啊,早就忘到了爪洼国去了!”
“嗯,这是一份英国地《泰晤士报》,报道的标题就是百年老车企扶罗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让注册在所罗门群岛的一家华商企业给整体收购了!”丛山不急不徐地娓娓道来。
陈江心里直纳闷,所罗门群岛的华商企业和乌紫市那是八杆子也沾不上边的事情,可是,以他对丛山的了解,这位老领导只要故作神秘,后头肯定有文章可做。
丛山仰起头,理了理略带花白的头发,叹道:“前几天有个美籍华人带着几位助手从首都机场入了境,让有关部门给盯上了,结果,你猜测怎么着?”
陈江还是没听明白,这都什么年月了,假洋鬼子们满天飞,出入境做生意,来去自由,怎么这个家伙偏偏就被有关部门盯上了呢?
丛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冷哼一声:“据有关部门向省委省政府反映,你地那位最年轻的副手已经和这个美籍华人搭上了线,商谈着在乌紫市建设汽车城的项目,这下你懂了吧?”
陈江这才恍然大悟,脸色立马一红,敢情是张晓文背着他搞活动,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向他这个市长汇报?
第542章 摘桃子的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