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三天,公安局这边终于有所行动,将名单报了过来。一看名单,陈江差点背过气去,他们居然将梁祝方的案子交给了刑侦队队长叶大个人物,一个不敢轻视的人物。
叶大强的父亲正是原乌紫地委书记叶老爷子!乌紫撤地设市后,他从市委挪过来,到了人大。在市委那边,他是杨正洪的前任,政府这边,他又是陈江的前任。老爷子在乌紫根深蒂固,培养了不少干部。
如今虽说老爷子退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但影响仍是大得很。按民间的话说,如今的乌紫,老爷子的分量不轻。加上他大儿子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了中组部,老坟头上这把高香烧的,立刻又让老爷子扬眉吐气,腰挺得比当地委书记那阵儿还直。
杨正洪初到乌紫,一开始也想来点狠的,来点新的,想把老爷子的影响在短期内彻底消除掉,进而让乌紫真正开创新的局面。努力了两年,结果发现,这样做等于是自掘坟墓——你不论砍掉哪条枝儿,长出来的新芽,还是姓宋。哪怕从省上弄个空降干部,到乌紫没几天,也都乖乖地给收进到那张网里了。
到第三年,杨正洪聪明了,不作这种无谓的挣扎了。花吃奶的力气搬一座压根儿就搬不掉的山,不如让那山安安稳稳放着,自己改变一下策略,做山上的一棵新树,让这山肥沃的土壤还有丰厚的养料把自己尽快养大。
杨正洪这一变很成功,立马就化解了他作为新生力量所潜在的危机,忽而一下就成了老河里的一条鱼,很快便游得自如了。
被孤立起来的,倒变成了市长陈江。
而且。因为陈江取代了老爷子,让老爷子闲在了幕后,老爷子便将仇记在了他头
政治就是这样,不讲情面。讲什么呢?陈江说不清。有时候他觉得,政治就像孩子们玩的那种跳跳床,说它没规则吧,有;说它有吧,又看不见摸不着。在跳跳床上,孩子们不是比谁来得早,也不是谁来得早谁就说了算。而是比力气,比谁能跳倒谁!
在乌紫,因为有张晓文地帮助,陈江整不倒杨正洪,更跳不过叶老爷子,然而,他不想认输!
也就是在这个晚上,陈江听到消息:省人大将要组织“构建改善执法环境调研工作小组”,该小组将于一周后到达乌紫。这个消息大大地鼓舞了他。好啊。杨正洪,这一次我倒要看看你作何表演!
可是等他第二天醒来。再次面对梁祝方地案子时。那种不剩了
仅仅跑了两趟省城。杨正洪就变了。变得不再那么惊慌。不再那么胸无成竹。他有了底气。而且足得很。这从脸面上一眼就可以看出。
陈江还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候时。杨正洪已在市委大院发号施令。开始作他地部署了。半小时后。常委们接到电话。要再次召开市委常委会。
等赶到会议室。就发现。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林雪红也坐在那里。
她怎么会来?
陈江心里猛然闪过一丝不祥。
林雪红冷着一张脸,表情如铁。这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女人,凡是跟他有过接触的人。无不为他那张冷脸而心生敬畏。这个时候,林雪红突然出现在乌紫。不能不令人深思。
会议开得很简短,杨正洪并没向与会者介绍林雪红;林雪红也没像惯常那样。先跟常委们打个招呼,自始至终。他就像不存在一样,那张脸从会议开始一直冷到了结束,目光始终固定在一个方向。更令人惊讶的是,林雪红一句话没讲,他用沉默回答了常委们的疑问。
杨正洪先是简短地传达了一下省委的指示,接着道:“省委要求我们,立即对梁祝方一案展开详查,彻底打破这起案件的坚冰,将真相还原出方一个说法。梁祝方一案的侦查,由市公安局牵头,具体工作嘛,由陈江同志负责。”说到这儿,杨正洪特意停顿了片刻,目光缓缓扫在了陈江脸上。
这个决定真是意外,所有地常委都吃了一惊,就连陈江本人,也是那么的意外,那么的震惊。
杨正洪接着说:“这也是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我们办案,不是办给政府,也不是办给党委,是办给广大的老百姓,要让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是充分尊重民意的,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着想地。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我们党的威信才能树起来,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
杨正洪一气将工作安排完,然后问:“有不同意见了杨正洪的强硬,也真正感受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听完他的分工,谁也没发表不同意见——这个时候,你还敢有什么意见?况且,杨正洪这一次的讲话还有工作安排,真是让人挑不出刺来。
陈江第一个表态:“没意见,我服从。”杨正洪适时地插话道:“老陈,不是服从,这不正跟大家商量吗?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再议。”他的脸色有点儿好转,甚至透出一股和善。没往他脸上去,从进门到现在,陈江一直在盯着林雪红看,他在研究,林雪红为什么会来?但显然,他解不了这个谜。
见陈江表了态,其余的常委也跟着表态,会议很快形成决议。杨正洪换了一种略为轻松地语气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就按会议定的办。下去之后,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密切配合,互相之间,多通气。另外,这次省委还给了我们一项新任务: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地评比。省委建议我们乌紫参加。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新挑战,我们乌紫是一座传统的农业城市,方方面面的条件不是太好,但既然省委提出了,我们就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大家先在思想上有个准备,具体怎么搞,政府这边先拿个意见,改天再议。”说完,宣布散会。
从会议开始到结束。陈江都没回过神儿来。杨正洪讲了些啥,安排了哪些工作,他一概没听清。这是以前少有的,但却实实在在发生了。事后他才明白:这天搞乱自己地,不是杨正洪,而是林雪红!
陈江跟林雪红,算来只见过两次面,可怜得很,但就这两次。“林雪红”这三个字,就深深扎在了他脑子里,而且扎得那样痛,那样不舒服。
第一次见面,是他当了处有次省委秘书长丛山到自己的“娘家”建设厅视察工作,厅里正好就安排了他地汇报。
等汇报完,丛山笑着说:“进步不小嘛。好,进步好,人总是要进步的。年轻人嘛。就该这样,要有闯劲。要有干大事地决心。”一席话讲的,陈江心里真是高兴。
丛山也很高兴,让陈江上了他地车,路上还问了他许多事,包括他对将来有何打算。
兴许是太过激动。也许是心里早有那种打算,那天的陈江。居然就大着胆子对丛山讲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他想到基层去,想接受锻炼。考验一下自己的意志还有工作能力。丛山听完,微笑着说:“有这个想法很好嘛。老是蹲在机关,有什么出息?应该去下面锻炼锻炼。”
那天真是一个好日子,它对陈江地一生,都有深刻影响。车子开进饭店后,丛山仍然谈兴很高,有点舍不得他似的,笑着说:“我看今天大家也别太见外,就都凑一起吃吧。想想也真是快啊,当年小陈结婚,我还喝过他的喜酒呢,转眼间,这都十年过去了,时间这玩意儿,真是了不得!”
大家当然领会他的意思,哪敢不从?笑谈中就将陈江安排在了主宾席上,跟丛山面对面坐着。丛山那时已在省城成了他的风格,就是不拘言笑,平易近人,始终都能跟下属拉近距离,而且跟女同志接触,从来不避不讳,落落大方。
正是这一点,反倒让人觉得他真实可亲,值得信赖。如果那天不是林雪红的突然出现,那顿晚餐应该是很美的,特别值得人回味。可惜,中间出现了林雪红。
晚宴进行到一半时,丛山突然接到了电话。那时手机还不是太普及,还算是,一桌的人,也只有丛山有。电话一响,桌子上的热闹便戛然而止,所有地人都将目光投向丛山,一脸的好奇。
打电话的正是林雪红,像是有什么急事,在
第592章 缠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