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听了吕不韦的话,惠文王不免踌躇起来,显然他也认为吕不韦的话很有道理,沉吟了下,才道:“但会是什么人干的呢?难道会是匈奴人。或者是秦人?“
      吕不韦顺着惠文王的思路,继续往下说道:“此人很可能是匈奴人所为,也可能是秦人,也可能是齐人;但吕某却认为,燕人的嫌疑也是不小!“
      吕不韦这话出口,已是把宫内之人都吓了一跳,纷纷望向吕不韦,期待着他的下文。
      王后肥鸾却有些明白了吕不韦的用意,嫣然一笑,说道:“吕将军。有话尽管直说,这宫内也没有外人。“
      吕不韦却望着惠文王,满脸的忧虑之色。
      惠文王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道:“无妨,无妨,吕不韦你且讲来。不管讲得对错,本王都恕你无罪。“
      吕不韦长出了一口气,将目光投向惠文王,开始缓缓说道:“前两日燕国的使者,已走到了邯郸,请求大王发兵。但见我们迟迟参动,难免会想些其他的手段,来迫使我们发兵。公子穆被袭杀的话。大王必然震怒,而且目前的怀疑对象,不也整是秦、齐、匈奴吗?怀疑任何一方面,却都会有助于我大赵出兵燕的。大王你说对吗?“
      吕不韦从头至尾低声地说了一遍,同时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和逻辑。
      抬起头,他望了望一脸期待之色的王后肥鸾,不由心里又有些犹豫起来。
      惠文王皱了皱眉,王后肥鸾坐在他的身侧,赶紧扯了扯他的衣襟,柔声说道:“大王,我看吕不韦分析的,也很是有些道理。“
      吕不韦含笑地瞥了她二眼,苦笑着道:“看来昌某说此之前,王后也已是对此有所怀疑啊!“
      王后肥弈听了吕不韦之芊,心里暗恨起来。吕不韦这是明着拉自己下水,打算让自己帮他关说惠文王,使其相信吕不韦的言论和假定。
      对吕不韦的龌龊行经,王后肥鸾的心里很是恼火,但却又不能不去帮他,只得低声对惠文王说道:“大王,其实本后对此事,只是感觉万分的蹊跷,但听了吕不韦之言,才明白过来这蹊跷在何处。这燕人之谋。叫叫什么来着?“
      惠文王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借刀杀人!这一词语令本王记忆深刻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出于吕不韦所著的《三十六计》。“
      “谢大王抬爱!但此事,却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处置?“吕不韦说到这里,抬起头来,认真观察起惠文王的神情变化。
      “此事“惠文王沉吟了下。反问昌不韦道:“吕不韦,你认为本王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臣认为此事,大王应该装作不知其事,对于燕国西地的处理上,还按照先前的计划进行,但,送公子婉儿去燕国为后之事,应该化时昌不韦讲到此外,故意停顿了下,以让典只“可发表意见的机会。
      但惠文王却只是保持着缄默。片刻后,点了点头,既不说答应,也不说反对。
      “等到驱了匈奴,退了齐人。我们于燕西的新军,也得到了战争的洗礼,成为一支强兵之时,咱们再拿出此事来与燕国理论。到那时候。我军戍于其西地,借公子穆被刺之事,嫁女为后之事,为其驱齐之事。三事并论,让燕国割让数十城池。也并非难事!“吕不韦说完,阴险地笑了起来。
      惠文王更是面露喜色,欣喜万分。死了一个儿子,帮人再打赢场仗。嫁过去个女儿,就能得到大片的土地与城池,如此开疆扩土的美事。他如何能够不应。
      “吕不韦,此事明日朝上,本王与其他臣功讲了,再行定夺!本王找你来,是有两件事的,此事已了。还有一事,你可知道是什么吗?
      吕不韦愕然对上惠文王欢愉地笑容,茫然地摇了摇头,“大王赎罪。臣并不知晓!“
      惠文王端起茶盏小啜了一口,缓缓道:“吕不韦,本王来问你,你自己的心里,是愿意留在邯郸入朝为官,还是外放原阳啊?“
      说完,惠文王冷凛凛的微带威势的目光,便投射在吕不韦身上,似是要将他的内心全部看透。
      可惜,对于吕不韦这个,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穿越看来说。惠文王才是一个悲剧之人,毕竟他的性命还有不足四今年头了。历史的记载、野史的轶闻,再加上现实的接触。吕不韦是越来越了解,这位心机深沉多疑的大赵王侯了。
      又来试探了吕不韦心里冷笑,但面上却做出了一幅恭谨之色,他毫不犹豫地道,“皇上,吕不韦愿意留在邯郸,随时听候大王传召!
      “北地匈奴猖狂,艳国西地也将发生战事,你的原阳位于两个战场之中央,实在是万般关键之地,所以本王打算,让你个日后动身,前往原阳赴任!“惠文王含笑望着吕不韦。
      吕不韦听到这个好消息,心中激动不已,但却不敢表现出任何的兴奋和喜悦,只是匆匆地上前作揖,却是垂首不语。
      惠文王默然良久,才缓缓拍案笑道:“不韦啊,说实话,本王真的舍不得你去原阳,但”边关多事之时。本王身边可用的新锐之士,实在是太少了!“
      吕不韦一听,心道这不是扯淡吗?大赵要是无人可用,那其他的东方五国,岂不都要宣布破产!
      吕不韦想是想,但却还是赶紧起身。躬身道:“大王,吕不韦必将为大王守好疆土,不让任何宵小之人,窥视我大赵之边域,为大赵千秋百业的兴旺,鞠躬尽瘁!“
      惠文王哈哈大笑,王后肥鸾等后妃也是掩面窃笑。
      王后肥鸾更是扫了吕不韦一眼。心道你这小冤家,怎么也言不由衷起来,你若如此忠王爱国,如何却会背着大王,偷了本王后地心和身子?
      惠文王深深地望着吕不韦,缓缓笑道:“吕不韦,你是本王看好的脑骨之臣,所以还应该去外面边疆之地,多多历练几年。等到你而立之年时,也好回归邯郸,封君荫宅,官拜五大将军。“
      吕不韦虽然心里对此不屑,但却还是装出一副向往荣华富贵,满心欢喜的样子。
      见吕不韦的神色,惠文王不禁摇头莞尔,“年轻人应该沉稳着些,你这毛毛躁躁,喜怒皆形之于色的缺点。以后可要多多改进”
      吕不韦默然跪倒在地,高呼了一声,“吕不韦拜谢大王天恩浩荡!“
      “你这不足二十的年纪,就已成为边地的守将,放眼大赵之内,这只有赵寂有过如此厚待。对你,本王也的确算得上是天恩浩荡了。“惠文王淡淡一笑,声音变得低沉起来”丁嘱道:“本王对你期望甚重。希望你外放之后上体本王之心。下察治下万民疾苦,多为善政,勤加练兵,多则个年,少则四五年,本王就会将召回邯郸,委以重任!
      吕不韦心头一凛,想了想,这惠文王口里的四、五年和十年,可都是史上有名的年头。
      四只后,惠文王死,赵孝成王赵丹即个。五年后,就是周天子九鼎丢失之时。十年,更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开始之时。
      十日之后,自己就要离开邯郸。这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惠文王了。按照历史记载,这次见面,绝对是与惠文王的永别。其实吕不韦从接触惠文王到现在,虽然这赵王很是多疑惑,而且性情偏激,心理应该也有些疾病,但对自己却还算不错。虽然自己能有今日的成就,是靠着自己的拼搏卖命,但没有其对自己的青睐,只怕也是不成到这里,吕不韦恭敬地道:“大王栽培之恩,吕不韦永生不忘。得蒙大王看重,实是吕不韦天大的造化!“

第197章 问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