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雨息游骑[1/2页]

兵鬼将魂 天召龙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岭城外大黄山,一众民夫在开凿山石,将石块打凿成方形亦或是圆形送至山底,山底下,一条蜿蜒曲折的黑线从大黄山直通至西岭城外,这条黑线是由无数搬运巨石的民夫连接而成。
      西岭城城墙走马道上,一锦袍少年与重甲汉子并肩而立。
      “少爷,你这法子确实是不错,就是这征用十万民夫而没有皇上旨意,我怕。”
      重甲汉子面露愁容,说道。
      “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怕什么,我倒是怕这外部城墙不能按时完工,若雨息进攻之时还未完工,不仅五万援军全交代在这,就连这十万民夫也得成雨息的刀下亡魂。”
      锦袍少年正是李乐溪,而重甲汉子便是西岭城守将赵风伯了,运筹帷幄间显得成熟而又老练,完全不似之前读书人一般的语态姿势。
      “现在已然开始入冬,最少也得半年的光景才可全部完成,还有少爷吩咐新建黄山关,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啊。”
      赵风伯沉声道。
      “还是太慢了些,待五万援军抵达后命其也加入其中,两月之内必须加固完西岭城外部城墙,至于黄山关之事,我另有计策,赵将军不必担忧,按照我所布置尽快安排便可。”
      李乐溪眉头紧锁的看着城墙外忙忙碌碌的身影,手指轻轻指了指远处的小黄山,说道。
      “派城内驻军五百,尽快将小黄山内布置好机关暗器,所用所需可与城中工部拿取,我会提前和工部打好招呼。”
      李乐溪顿了顿,再次说道。
      “我交代给工部加筑城防弓弩与投石车之事也要再催一催,小黄山事了,便让五百驻军去协助工部,城墙之上最少五步一弩,二十步一车。”
      “末将遵命。”
      赵风伯双手抱拳领命。
      突然,李乐溪双手按住城墙,眺目远望,风沙间竟有一道人影在策马狂奔,身后烟尘中人影绰绰,竟是不下千骑雨息游骑兵。
      “赵将军,救人。”
      李乐溪咬着牙说道,他分明看清为首一人便是他四叔北阁护卫李海,此时的李海,离开天顺疆域已然二十余日,一袭黑衣已经换成了黄色盖头长袍,长袍破烂染血,在风中猎猎作响。
      赵风伯率都尉韩关山等骑兵八百,步卒一千出城迎敌。
      若说上阵杀敌,李乐溪确实是不如一般都尉,可能是连普通兵士都比不上。可若是说两军对垒时所用的计谋,李乐溪自认肯定是要比那赵风伯强上不止一星半点。生于李府的子弟往往自幼修习纵横对垒之棋局,作为纵横棋道的佼佼者,何时需攻何时需守何时用阴谋何时用阳谋,李乐溪早已烂透于心。这不同于一般的纸上谈兵,是与各式各样的棋道宗师大家千百场博弈总结出的道理。
      在李乐溪授意下,前些日赵风伯便开始带着三千步卒中的两千步卒训练枪矛在排兵布阵中的训练,今日便正好拿这些雨息游骑兵练练手。
      与正常布阵不同,赵风伯带领的骑兵成剑形长排居中,两侧各三百刀盾手,骑兵之后还有四百枪兵。
      赵风伯抽刀怒吼,城墙上战鼓轰隆作响,没有那两军对垒时的风发意气,也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那八百骑兵便如见到仇人般长刀出鞘开始冲锋。
      打头一骑雨息游骑兵见到上千甲士迎上,却是毫无退意,继续挥鞭,似是要将前方马背上的黄袍男子斩于马下才肯罢手,他身后千余骑骑兵均是策马挥鞭,手中长刀出鞘,马蹄声在大地上踏出了阵阵闷雷般的声响振聋发聩。
      几个眨眼之间,双方骑兵间的距离便缩小到了一里,百丈,十丈,双方骑兵甚至是都已经可以看清对方的面孔,不及多想,赵风伯率领的八百骑兵便于雨息游骑兵兵戎相见,剑形的阵型瞬间破开游骑兵最前面的一排骑兵,随后是第二排,第三排,直至完全凿穿。
      杀出敌阵的赵风伯铠甲见血,手中长刀上仍有鲜红血液滴滴答答的流下,没入黄沙之中。他回头看去,身后八百骑便已经仅剩六百,末尾的二百余骑后劲不足,已被千余雨息游骑兵团团围住,横劈竖砍,片刻后便仅留百余无主战马垂头低鸣。这种骑兵冲锋的阵型若是在一般战场上哪位将领用出来,那还真就是老寿星耍刀嫌命长了,可今日赵风伯却是信了一回那少

雨息游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