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江阳城,此城位于中原五国之一的南诏境内,是中原大地去往南诏最快也是最方便的关口,由于其正靠天顺江之南而得名,城中贩夫走卒来来往往,讨价还价与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一副热闹祥和的景象。城外渡口边有一茶摊,其内皆是歇脚的游人亦或是商贩,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我可是听说了,最近那雨息国大军的脚丫子可是都踩到了天顺的脑袋瓜子上,只要那么稍稍的一用力,这天顺呐,就完蛋啦。”
“可不是咋的,我也听说了,据说整整五十万大军压境,还有有一位上将军压阵,天顺呐,我估摸着两个月便要被灭掉了。”
“谁说的!怎的会有那么少,我听说是一百万大军和三位上将军还有一个雨息王将呢,整整一百万呐,就算是一人吐口吐沫,也能淹了天顺呐。”
一位须发皆白的麻布衣老人,听着耳边那些人高谈阔论,自顾自的饮茶,嘴角时不时的微微翘起。
“老先生,敢问这边有人吗?”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老人身边响起,老人抬头看去,乃是一名眉目清秀的公子哥,服饰不算太华贵也没有那么简朴,正正好好是那种小偷强盗看不上眼,而寻常百姓又不敢太过于轻视的中庸服饰。腰间配剑,剑鞘是上等花纹的黄梨木制成,剑柄用精致细线缠绕,红色的剑穗在风中轻轻的飘动着。公子哥的身旁还站着一位妙龄女子,白衣白衫,腰间的长剑却是黑色,也不知是何种金石打造,看上去倒是颇有几分女侠风范。
“没人,坐吧。”
老人开口说道。声音清朗,好似少年一般。
公子哥道了声谢拉着女子坐下。
“老先生也是来这江阳城游玩的吗?”
见老人没有说话的意思,公子哥却是笑着率先开口道。
“故人所托,来处理一些事儿。”
老人缓缓开口,不急不缓的喝了口茶。
“店家,来一壶最好的大凤叶。”
公子哥对着正在忙碌的茶娘大声说道。
茶娘闻言忙碌的手都停了下来,凑上前来,陪笑着说道。
“小公子,这茶我这也有,只是这大凤叶可是金贵的紧,要三十两银子一壶呢。”
公子哥笑了笑,从怀中拿出钱袋,财大气粗的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放心,银子一分不会少你的。”
茶娘赶忙拿起那锭足有五十两的银子,脸上笑意更浓,她这茶摊来来往往的人虽多,但大都是喝的起那十文钱一壶的白毛茶,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人能喝超过十两银子的茶,像这种大人物可不吃她一个小小茶娘吃罪的起的,她连忙笑道。
“这位公子哥稍候,这就给你上茶。”
公子哥摆了摆手,示意她可以走了,然后转头对白衣白衫的女子笑了笑,却是得到了那女子一个大大的白眼,轻轻的扯了扯女子的衣角,悄声道。
“哎,哎,这在外面呢,给我留点面子。”
女子冷哼一声,面上的神色却是缓和了几分,不过却是依旧双眸望天仍是不愿看那公子哥一眼。
老人眼中瞧着那二人细小的动作,满是皱纹的脸上出现了些许怀念之色。他轻轻了笑了笑对这公子哥说道。
“不知这位少侠要往何处去?”
公子哥听见老人说话,面对身畔女子时的委屈表情瞬间一扫而空,眉目间有英气蓬勃而出,他笑了笑道。
“少侠不敢当,晚辈严正非,这是我师妹谷沉香,我与师妹只是小门小派里出来游历的弟子,并无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还未请教前辈是?”
老人吧嗒吧嗒嘴唇,缓缓说道。
“老夫姓刘,仅是一山野村夫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这名叫严正非的公子哥咦了一声说道。
“不能啊,二师叔教我的望气之术不应该看走眼呐,我望老先生头顶彩云,身上隐隐金光,必定是内含龙气或是内含龙气之人的身旁人。”
老人呵呵一笑,不置可否的说道。
“或许是老夫身上的草莽之气吧。”
“客官,您的茶来咯。”
茶娘小心翼翼的端上一壶茶,轻轻的放在桌上,轻声道。
“客官,您要的大凤叶。”
严正非恩了一声,提起茶壶给先老人倒了一碗,说道。
“萍水相逢,以茶代酒,老先生不要嫌弃。”
老人笑了笑,端起茶碗放在鼻下轻轻嗅了嗅,然后小小的抿了一口,说道。
“香气聚而不散,入口厚重却不腻,好茶。”
老人端着茶碗称赞道。
“这大凤叶仅在天顺江两岸种植,对水土也没有太多要求,但离开天顺江流域便是一株都没有成活,无论给与多好的养护也是无济于事。天顺江多悬崖峭壁,可种植这大凤叶茶树的地方也是少之又少,这价格嘛,自然也是贵的有些离谱,虽然是比不上皇宫内院贡茶,但在一些地方也是千金难求的好东西。”
严正非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
“原来如此。”
老人端着茶碗,看着茶水中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他抬头问道。
“严少侠那望气之术可是出自春山派莫弦如?”
那名叫严正非的俊俏公子哥微微皱了皱眉,随即又舒缓开来,只是眉目间却是有了些怀疑之色。
“老先生怎知我派祖师爷的名号?”
这老头轻轻笑了笑。
“肃杀千山一剑皓,蛟龙怒目自视高。挥笔洒墨亭中坐,唯我九五掌中刀。”
别人听了老人这试可能会嗤笑一声,甚至那些文人墨士还会骂上一句狗屁不通。可坐于老人对面的一男一女却是呆若木鸡,老人笑呵呵的问道。
“两位可曾听过这首春水四
大道一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