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末将请战[1/2页]

兵鬼将魂 天召龙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酒肆之后的李儒风率先到了城守府,门前护卫见到李家大少爷根本是连说话都不敢,刚要跪下行礼便见得人已经进入大门。
      “王横王大刺史,刚刚的事你别跟我说你没听到,怎么今日却当了缩头乌龟了。”
      府中花园,三个人坐于湖边,大口大口的饮着酒。其中一人便是李家大少爷李儒风,另一身着金甲的便是尹春水,而最后一中年男人便是李儒风口中的王刺史了。
      王刺史面对李儒风的笑骂却也是陪着笑脸说道。
      “大少爷,不是我不出去,面对那十万虎贲军,别说阻止了,就是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上城楼啊,虎贲军的威名我可是听说过的,那群虎狼一言不合说不定都能平了我这小小的安治城。不怕大少爷笑话,我仅仅是听得那长刀出鞘的声音,连这腿便都是挪不动了。”
      李儒风哈哈大笑,身旁的尹春水却是愤愤不平。
      “什么狗屁虎贲军,要不是大少爷拦着,今日我一定叫那长孙小满好看。”
      李儒风拍拍尹春水的肩膀,说道。
      “尹都尉,今日还好我到了,不然可能下一秒你就要被钉死在城墙之上了。虎贲军喜好训练神射手,皆是百步穿杨的好手,专门在大战之时射杀敌方将领,而且早些年皇上便给了虎贲军面对何人何事都可先斩后奏之圣旨,能不惹还是不惹为妙。”
      李儒风顿了顿,看向尹春水说道。
      “你手下将士抽出五千,跟随虎贲军驰援西域,现在就去,趁虎贲军还没出城,告诉将士,即使虎贲军不接纳也要在后面跟着。”
      尹春水一脸的疑惑,他手下仅一万两千士卒,这一下派出去五千,却是肉疼不已。他站起身刚要说话便是又听得李儒风说道。
      “不管西域守军能不能抵挡的住雨息进攻,我们派这五千都仁至义尽,好歹给后世留下个好名声不是。”
      王刺史也是在一边轻轻点头称赞道。
      “大少爷好计策,春水啊,快去准备吧,我们一同前去。”
      听闻能得名声,这王刺史大人却是着急的紧,赶紧拉着还有些疑惑的尹春水与李儒风告辞退去。
      看二人离去,李儒风转着手中精致酒杯,自言自语道。
      “长孙小满,不是不信任你,只是面对这一盘大棋,那落子之人可不会管你一人的死活,你执意如此便随你去吧,若你回心转意我也不介意手下再多一员大将。”
      又是一日早朝,皇帝纳兰慧易高坐龙椅,下面稀稀落落的站着数十个文武官员。文官首位乃是大司徒李秋雀,身着孔雀纹官府,其后原本的二十余位文官也仅剩十位。武官首位却是空缺着,其后原本应有十五位武官,现在却是单膝跪地等待上面那穿龙袍之人发话。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李秋雀走出两步,轻声道。
      “臣有本启奏。”
      纳兰慧易说道。
      “爱卿请说。”
      李秋雀略微低了低头,说道。
      “近日,礼部尚书等四十余位官员告老还乡,臣未经皇上允许,许他们辞官归乡了。”
      顿了顿,李秋雀接着说道。
      “还有奏折请上,天顺境内七州三十二郡共百余地方官员请辞,臣也准了。”
      纳兰慧易轻叹了口气说道。
      “辞官就辞官吧,众爱卿若是现在还有想辞官归乡的便提出,朕准许你们归乡。”
      下面二十六人皆静默,一位武将突然站出来说话,声音雄浑,整个大殿听得都是十分真切。
      “皇上,末将樊江城也有话要说。”
      纳兰慧易轻声说。
      “樊将军请说。”
      樊江城朗声道。
      “末将不懂得什么人情世故,对那官场也是嗤之以鼻,不过皇上,这么多文官请辞,难道李大司徒看不出来所谓何事?为何在这国家大难之时他们先跑了,以前的杀伐果断跑哪去了。要我说,这群人都该以造反论处。”
      纳兰慧易闻言却是轻轻笑了笑,把问题又踢给了李秋雀。
      “李大司徒,樊将军问你呢。”
      李秋雀轻声道。
      “回皇上,以前杀伐果断是因太平盛世,臣的眼中揉不得沙子,自然也就容不下这些乱臣贼子,可如今大难将至,蝼蚁尚且偷生,皇上一向爱臣如子,就此事臣不好追究。”
      樊江城一听这话却是火冒三丈,对着李秋雀吼道。
      “太平盛世他们出来享福,到了这遭难的时候一个个都变缩头乌龟了,算什么东西。”
      旁边另外一位武将赶忙拉住樊江城跪下,连连说道。
      “樊将军失言了,请皇上降罪。”
      纳兰慧易倒是不置可否的说道。
      “起来吧,现如今举国东迁,这一切朕也都看在眼里,你们想辞官,朕不怪你们。”
      樊江城再一次站起身来,声若撞钟。
      “皇上请看大殿之外。”
      纳兰慧易抬起手臂,旁边贴身太监赶忙扶住搀起,文武官员随纳兰慧易走出大殿,只见得大殿之下,密密麻麻站了数百甲士,其中有位高权重的一州守将,有手下仅几百人的校尉,皆是静静站立,沉默不语。
      见得纳兰慧易走出,数百将士同时弯腰单膝跪地,发出一阵阵铠甲触地之声,皇帝身旁也是有跪地之声,却是那来上朝的十五位武官,为首的樊江城沉声道。
      “皇上待天下如儿女,今日,便是我等报效之时,末将樊江城请战。”
      樊江城身旁又响起声音。
      “末将何谓言请战。”
      “末将王书贵请战。”
      “末将赵天祥请战。”
      “末将冯林请战。”
      “末将王莽请战。”
      阵阵请战之声不绝于耳,纳兰慧易不知何时已然泪流满面,他颤抖着双手说道。
      “都是朕的好将士,都是朕的好将士啊,众将士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啊。”
      樊江城继续说道。
      “皇上,我天顺共十五位中郎将,三十二位都尉,九百三十六位校尉,三十五万将士请战!”
      纳兰慧易眼含泪水,他轻声道。
      “天顺将士们请起吧,朕。”
      纳兰慧易擦了擦脸上泪水,说道。
      “准许出兵御敌。”
      纳兰慧易挥手推开扶着他的太监,独自走上前去扶起樊江城等人,站直身体,清了清嗓子转身对着大殿之下数百人大袖一挥,说道。
      “将士们,朕会随你们一起,守我天顺江山,护我天顺子民。”
      下面数百人便是一同发声。
      “守我江山,护我子民!”
      这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又传遍整个皇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各郡征兵五万,大开国库,广散银粮,予以兵卒。征有护国安邦之心青壮,以御雨息入侵。一户一兵,予银十两,粮一石,一户二兵,予银二十五两,粮三石,一户三兵,予银五十两,粮五石。禁一户青壮皆入军伍,以延天顺之香火,钦此。”
      天顺江州五福郡,一半百老人读着城墙上张贴的告示,周围熙熙攘攘挤着一大群的男女老少,听得老人读完后,一麻衣魁梧汉子朗声道。
      “我叫吕大福,无父母妻儿,今日便要去投军,有没有哪位兄弟同行?”
      周围一阵骚动,却是没人应声,有些汉子刚要出声,便被身边好友亦或是家人轻轻拉住衣角,连连摇头。
      “各位乡亲父老,我无依无靠,投军便是死了也没啥可后悔的,但乡亲们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都

末将请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