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贞直接回了西郊的住处,不得不说她的邻居都是细发人,每次回来,都干净整洁的跟出去串了门儿似的。家具保养的也好。梅贞送上了好些海产土仪,也送了些自己新制的烟丝,老两口又带着儿孙过来彼此认识。梅贞就委托人家,房子她是不需要的,只是她特别喜欢这满堂的家具,无论材质还是样式、功能都特别称心,她在别处的家里也想弄成这样。如果有,让人家代为收来。老邻居祖上就是大理城马帮世家安在省城的驿站掌柜,一直从事的就是掮客营生,那时要销售掉马帮带来的各种货品,又要给马帮备好回程所需要的各种货品。所以哪怕是现在,跟他说一声你需要什么,只要价钱合宜,他或早或晚总能给你弄来。
于是梅贞跟老掌柜下了单子,要茶饼、要木料、要香料、要药材、要家具、要木雕、要翡翠宝石料。这些个只要精品,老工老料的最好。老掌柜看她是真懂行,也喝了她煮过来的茶,特别品尝过梅贞的烟丝和酒,基本上就明白了她对品质的要求。突然就有了工作的劲头儿,四处传了下去,原本沉寂好些年的这一条链上的供应商或销售商就如得了开市令,比国家下达的政策都管用,也都忙碌了起来。梅贞是不会做生意的,不会谈价,更不会算成本,但她会看人,知道这老掌柜和他的儿孙都是最诚信也最有专业精神的商人,行商走一路,凭的不就是个“信”字
第九十一章 行商走一路,凭的不就是个“信”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