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富和巨大的商机,整个帝都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之中。
      半个月后,首先传来的是镇北大将军林长风的捷报,鬼奴人被击退数百里,斩首三万,俘获牛马牲畜无数。紧接着楚王高宾的大军攻入百缅境内,连夺两城。高韦大喜之下,分赐二人金十万,帛二十万匹,有功将士一律封赏。旨意下颁后,其余四路大军的捷报也相继而来,看来不用等到秋天就可以取得一场完胜,有的大臣已经开始上书将当今皇上的功绩与开国武帝并论,朝野之中甚至有人说当今皇上的功绩要远超历代先皇,史官们已经准备好大书特书一场史无前例的胜利,一个无敌的盛世。就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中,一些州府关于流民作乱,百姓不满军税的奏章显然是不值一提的。面对唾手可得的大捷和军团主帅们一再要求加大补给的呼声,高韦果断颁旨,全国各州府再加临时赋税三成。一个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帝国,一个伟大的君王自然是要比那些小民填不填的饱肚皮更加重要。沉浸在胜利幻想中的高韦并不知道,他的这份圣旨马上就会给已经延续六百年的成汉帝国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八月,靖州流民王七作乱,聚众十万,靖州刺史战死,王七自称天下公平王,据靖州以抗官军。紧接着蜀中因税吏盘剥,殴人致死,暴民攻入县府,官库被洗劫一空。一时间天下大乱,就连富甲天下的关中也开始匪患四出,官令难出县城十里。帝国现在不再需要一场伟大的胜利,而是需要尽快结束战事,好腾出手来将草民的暴动一扫而光。但偏偏事与愿违,九月,新封的左将军翁和被东胡人诱入草原,汉军伤亡大半,翁和被围十一天后率余部投降,受封为东南王。高韦大怒,诛杀翁和九族千口。翁和随即为东胡前军,引兵直攻入帝国内地,四十天幽州尽陷。为防止边将为乱,帝国迅速向其余部队派出宦官为监军使,有权在边将谋反之前先斩后奏。可惜宦官贪财,索贿无度,动辄以斩首威胁边将。十月,帝国元帅林长风因不满足宦官黄腾索要钱财婢女的要求,被宦官以畏首不前、贻误战机的理由重责军棍四十。其子林远谋、林志扬率众哗变,帝国最强大的边防军团一夜之际就成了帝国的敌人。同月,与铁勒作战的帝国疾风军团大败,左相郭荣被人揭发贪求铁勒重贿出卖军情,随即从郭府查抄出郭荣为达自己之利,妄图帝国,勾引六族进犯信函数十件。高韦又急又怒,十一月,这位帝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一病不起,尽管太医院费劲心机,仍然在昭德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七驾崩,距钦天监报兵戈之兆天象整整六个月。朝中大臣在杨皇后授意之下,拥立年仅五岁的皇十七子高升为帝,远征百缅的皇二子楚王高宾正当壮年且手握重兵,旋即与百缅王缔结和约,打出清君侧、废后党的旗帜回师荆楚并于湘阳称帝。其余握有兵权的皇子也纷纷自立,拒不承认新帝。建国六百年的成汉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帝国四十二州中听命于新帝的不过区区六州,更何况边患未除,楚王大军倚马带戈、虎视眈眈,现在的帝国就如同一块新鲜的肥肉一般诱人。后世史书将这一段称为六胡入寇、七王作乱。但也有人出书说正是这乱世才给天帝创造了可乘之机,才会把他和帝国八杰推上建立一个伟大新王朝的征途,要不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不过是最普通的街头混混或城市奸商,例如号称帝国柱石和帝国之眼的谍报总长王雨。这本书出版后,大帝和他的朋友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反映,气愤失常的总长大人不但将此书列为帝国十大,还将作者全家所犯错事汇编成册,亲题书名为《警世录—一个帝国平民家庭的丑恶历史》,里边甚至包括作者小时候因为贪嘴抢邻居女孩馒头的小事,总长大人美其名曰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据说如果不是帝国宰相安大人阻止,作者全家恐怕会面临更悲惨的遭遇。因为听总长大人家女佣的二姨的表哥的儿媳娘家的邻居说,总长大人看完这本大逆之书后,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在阴暗的灯光下发下了让作者全家生不如死的誓言。当然在成汉王朝景泰元年一月的时候,这位让新帝国每个人都恐惧不已的总长大人的确正如所些,还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青年人,一个每天无所事事,好喝酒耍钱的大白胖子。
      成汉德帝高韦的刚愎自用,成汉哀帝高升的年幼无知,成汉王朝宰相郭荣的卖国求荣,后党的任人唯亲,皇子们对于皇位的渴望,外族对于金帛的贪婪,宦官们的结党营私,边将们的拥兵自重这些原因共同结合起来不但断送了伟大的成汉王朝,也为神州大地带来了一场从未有过的乱世,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那些原本注定要默默无闻一生的年轻人就在这乱世抓住了上天给予的机会,缔造了一个神州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王朝,或许这才是上天本来就为他们安排好的命运,一个天生注定的乱世英杰的不凡人生。

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