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的最初的困境是我们这些世居舞阳的军户子弟从没有估计到的,一州的事务如此繁杂令人吃惊。这时我们才明白舞阳确实太小了,我们也的确不过是些井底之蛙。那些年来读的兵书根本用不到内政治理之上,凭仅有的那点经验又无法应付冀州这种我们根本没遇到过的情况。真是怀念舞阳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早知如此,还不如提刀上阵,与东胡人拼个你死我活痛快,那段日子可真是让人愁死了啊。
——节选自《赵峰从军手记》
冀州大牢就在州城的西边,一处高高的院墙内是一百多间用石块砌成的,没有屋顶的小房,那顶盖的部分则是用数十根粗逾小臂的铁条交编而成。所有的牢门都用方石顶住,只留了一个送饭的小口,犯人关在里面不像在官衙受鞭打杖击之刑,主要是皮肉受苦,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折磨。北方苦寒,犯人就关在这没有屋顶的牢房之中,倍受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之苦,饿了就啃啃从那小窗扔进来的早已发霉的干粮,渴了就只能端起那盛接雨水雪水的破碗胡乱的灌几口,这些还不算什么,相较之下尤其是头上只有那一小片恒久不变的天空,那每日里片刻短暂的日晒,那透骨的寒风,那没有人交流的长久寂寞,最令人熬受不住。
领命前来的军校和大多数舞阳兵一样,从一出生就没离开过舞阳城,哪里见过这种惨状,心中大骇。问过那带路前来的书生才知道,刺史大人素信老黄玄学,平日以无为之治管理一方,若有犯罪之人,不打不问,就往这里一关了事。再加之这位大人的记性实在不好,犯人一关就往往是十几年,直到自杀或病死在牢中,狱卒才会搬开方石,将尸体扔到城外荒地任野兽撕咬吞食。既然刺史大人完全不问案情,那么官宦子弟,州城小吏就趁机混水摸鱼,以包办讼事,诬告他人来聚敛钱财,那些背后有地方豪族倚仗的人士自是不怕,就苦了那些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民,所以许多稍有田产的农民索性投靠豪强,作为他们的佃户以避诬告,这也导致了冀州一带土地兼并之风远胜神州各地。托身于豪强大户的庇护,那徭役赋税,四时劳作本就负担很重,再加之帝国承平日久,从上到下奢侈斗富之风盛行,百姓的日子就更苦了。现在的冀州就像一座尚未喷发的火山,暗潮涌动,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听完那书生的介绍,几个军校相视咂舌,本以为舞阳人世代困守孤城的命运就够凄惨了,想不到这富庶一方的冀州,百姓的生活居然还要苦上几分。
军校们穿行于牢房之间,四下环顾,简直找不到一块干净一点的地方。墙旮旯里堆着不少动物的尸骨,有家鼠的,野兔的,至于鸟粪更是四下可见,再加上牢房中犯人多年来在其中任意便溺,有干有湿,散发出了令人作呕的恶臭。犯人的呻吟声,咆哮声,发疯后的胡言乱语,大呼小叫交织在一起,活脱脱一副人间地狱的景象。一个跛了右腿的老狱卒躬着身子在前面带路,时不时还在一些牢房前停留片刻,朝着里面的犯人大吼几句。这个狱卒并不知道刺史大人已经逃亡的消息,被军校们找到的时候,这个老家伙正在大牢门口的看守房里满脸淫笑的蹂躏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女犯,口水,牙印,用手掐出来的淤青遍布在那女人的身上,那女犯大概早就被关疯了,不但不知反抗,反而只会躺在床上瞪着一双空洞的眼睛在呵呵的傻笑。那老狱卒一开始显然对于这些军士打搅了自己的好事颇为不满,但看见那一把把明晃晃的钢刀以后,态度立刻变得前倨后恭起来。可这个该死的老家伙还是贼性不改,带着他们在牢房中缓缓参观起来,还不断用他那张散发着腐臭的大嘴介绍着犯人们发疯后的种种表现。
一个年纪很轻的小校忍无可忍,呛啷一声就抽出钢刀架到了那狱卒的脖颈之上:“少废话,侯帅还在府衙等着见人呢,再耽搁,小爷一刀就砍了你。”这狱卒方加快了脚步,忙不叠的领着大家奔大牢深处走去。
在冀州大牢的正中,是六间更加狭小,更加坚固的小屋,这里关押的是刺史大人心中最危险,最不可能被改造好的犯人。刺史大人才不会动辄以什么腰斩之类的刑罚处治百姓,他宽厚仁慈,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大奸大恶之徒的生活环境弄的再恶劣一些。别的犯人一日两餐,这些犯人就是两日甚至三日一餐。别的犯人关押的小屋尚可站立,这些犯人的小屋里只能蜷缩半立。别的犯人的家属尚可托狱卒带些被褥御寒,这些犯人就只好全凭自己的身体抵御寒风。
看着那个狱卒在一间小屋前停住了脚步,领头的军校开口问道:“是这里吗,怎么门口没有那些方石倚门,就不怕里面的犯人逃了吗?”
“嘿嘿,回军爷的话。这里面的家伙是绝对逃不了的,我在这大牢干了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个让刺史大人下令用刑的呢,就在两天前,刺史府的护军奉大人的命令就在这牢里割断了他的肌键。他啊,现在就象滩软泥,有力也使不出来了,不过也奇怪,这样他也居然没死。呵呵,哎哟。”几个军汉早就听不下去这狱卒的唠叨,一脚把他踹倒在地,打开牢门准备冲将进去。
矮小狭窄的牢房根本再也多挤不进去半个人,刺鼻的气味里依稀摸黑可见一个蜷缩的人形,几个军士拽住那囚徒靠门的双脚,将他拖了出来。一个军校随即将一块黑布包裹在了他的头上,出府之前,强瑞将军特地叮嘱,这犯人恐怕久居黑牢,若突见强光,一双眼睛可就废了。几个军校既顾不上那狱卒的低声嘀咕,也顾不上那书生的嚎啕大哭,确认无误后,
第十四章 大牢囚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