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章 龙困浅滩(二)廷问[2/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腹苦水,先不说人家舞阳军那年年奉上的厚礼,谁都知道朝堂之上没有瞒得住人的秘密,万一自己的意见对那位傻乎乎进京请罪的小公爷不利,舞阳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那些沙场上喝过人血,死人堆里爬过好几回的军汉可不懂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他们或许进不了高墙护卫的皇宫,也不敢和皇上作对,可趁着夜色溜到那位大臣的府邸行个刺、杀个把人大概还是不费什么力的。所以大臣们在这种直接关系自己性命的事情上,都很聪明的选择了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各位爱卿,你们倒是说话啊,可有什么妙计良策。”太后见自己的问询没有收到什么结果,怨怒之下,声音不由得又提高了八度。
      眼见自己的妹妹再三质问,杨玉桐就不得不先战出来说上几句了:“这安国公还真是麻烦,人家都说猫有九命,我看我们这个小公爷的命比那猫还大概要多上几条,哈哈。”看大家对他这个并不十分高明的笑话并不应和,他干咳了一声继续说道:“他确实有些桀骜不驯,但是象他这样的统兵大将又正是朝廷最稀缺的人才,处置不当又容易激发兵变,有的大臣对他们盘踞幽冀的行为有些看法,我在这里只想和各位大人讲个小故事。我父在世之时,那位王雨王大将军就从我们家搬走了一整张桌子和酒菜。”
      这个故事当年在京师脍炙人口,没少在酒后被各位大人提及,当作解闷的笑料,听杨玉桐这么一说,立时笑声一片。杨大人得意的环顾了一下,声音也显得高亢起来:“当年舞阳军在京里的时候,坊间好像给他们送了个外号,叫什么乞丐军,这对这些世世代代居住在舞阳那个偏僻小城的家伙倒也恰当,这乞丐一有什么贵重东西,又怎么会舍得吐出来。我听说每年他们都要从幽冀一带几百辆车的往舞阳送东西,和胡人打仗的时候连人家的石锅都带回去做马食槽。所以我看还是安抚为上,利诱为主,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太后的亲哥哥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明白该如何畅所欲言,杨家一党立刻争先恐后的表达了赞同的意见:“杨大人所言极是,这吴青峰虽然狂妄,但对朝廷还是尊重的,每年送到京里的赋税是分文不少,逐年递增,已经成为帝国重要的财政支柱。”
      “吴青峰击退东胡以来,不但牢牢挡住了东北边疆的胡人,还派人深入辽东,拓疆近千里,虽说多为不毛之地,但确实再次向那些胡人证明了我神州大国天威所至,四夷臣服。”
      “老相爷去世之时,他千里吊孝,险险送了性命,倒也是个有情有意的汉子。”
      “现在朝廷控制的部队中也就算舞阳军战力惊人,这点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啊,千万不能自毁干城。”
      “那齐王原本就有谋逆之举,多次为楚王暗张声势,安国公这么一打,倒正是剪除了楚王的羽翼。”
      本来这形势已经比较明确了,但这世上的事情总不会那么简单。杨善平一死,那些多年来难以与杨家争夺权势的豪门也坐不住了,于是每次朝会必然会形成鲜明的两派。你说好,我就非得从中挑出些错来,你说东,那我就必定指西,这次廷前问策也不例外。眼见杨门一党众口一词的建议从轻处理吴青峰,一些政见不同的大臣立刻跳了出来:“齐王虽有错,但毕竟是先皇所生,皇家贵胄,除了皇上的圣旨,又有谁可治罪。”
      “就是,现在不重加惩处,恐日久必生后患,当然安国公是帝国有功之臣,这点还必须要详加考虑。”
      “那舞阳军不过是些蛮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示之以威,他们肯定会感念圣恩,那安国公也就真成了个重病之人。”
      杨青柏不耐烦的哼了一声,这些家伙,事已至此还为了朋党关系在这里胡搅蛮缠,这舞阳铁骑他是亲眼所见,就那气势,又岂是虚张声势。跟舞阳人讲大道理,这些军户六百多年生活在一起,之间的感情可比许多有血缘关系的大家族还要密切。他们本就是军队,服从安国公府的命令早就世世代代融于他们的血脉之中,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与虎谋皮。当然也不能对这件事置若罔闻,不给予处置,必须要提出一个完全之策。他和站在身侧的几位杨家骨干低声嘀咕了一阵,出列奏道:“太后,我看我们不如这样……”

第六十章 龙困浅滩(二)廷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