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 外戚密议[2/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反倒是连屠数个城镇,就算是舞阳人肯议和,那冀州的百姓又怎能罢手。”
      “对啊,东海王虽然蠢蠢欲动,但毕竟还没有起兵,那舞阳可开始在数州动员民众作乱了啊,孰轻孰重,还要仔细斟酌。”
      “再说太后把那件事全怪在舞阳人和吴青峰的头上,让她转个念头,难啊。”
      杨春雨的目光缓缓扫过屋内众人,最后落在杨玉桐的脸上:“各位兄长叔伯,按理说我是外支旁系,本不应该先自胡说。可我认为现在就正要从那件事入手,把它坏事变成好事。”
      “啊?”这下大家是彻底糊涂了。
      “对,那个人没了,天诛计划正可推在他的头上。我们又什么办法,我们不过是臣子,为人臣者就要执行皇上的旨意,现在发布命令的人没了,那舞阳人报复的直接目标也就没了。他们若还是兴兵,那就证明他们不是为了吴青峰明冤,而是为了那皇位,天下必共讨之。我们杨家做过什么,那吴青峰的首级也不是我们下令挂在城头之上的,应速派人取下送回幽冀。至于张全胜就更简单了,他是擅自行事,有违帝令,不去进攻林家,反倒因私怨攻打冀州,应该剥夺军权,带回京师议罪。太后那里吗?哼哼,皇帝没了,他就只是个太后,有了个听话的新皇帝以后,我杨家威权更甚,无需再依靠什么外戚的名号。”杨春雨说着说着,一副清晰的图景渐渐展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之中。
      杨春雨的描述彻底跳出了大家固定的思维模式,是啊,现在的杨家还需要仰仗外戚的身份吗?舞阳人恨的是那个逼死吴青峰的人,恨的不会是这个帝国,他们世代以忠心护国为荣,没了报复的目标,再胆敢犯上作乱,那些诸王和州郡也不会罢休。太后是自己的妹妹不错,高升也的确是一脉血亲的外甥,正因为这样,为了杨家的传承,他们就应该做出些牺牲。反正死者已逝,生者却还要继续活着,那个懵懂了一生,从没自己拿过主意,倒霉了一辈子的愍帝高升绝对想不到,自己死后还要背如此之大的一个黑锅。
      在杨家权臣的心中,还有另一种东西在悄悄滋生,那就是王朝更替,有德居之。如果皇帝都可以拿来做替罪羊的话,为什么不能把整个帝国,整个江山尽数拿来,杨家是外戚,是靠着女人的关系才拥有了今天的地位和权势,但是如果能够更换一番天地,谁还能记得杨家的出身,又不是没有前朝的先例,外戚更没有必要一辈子只能仰仗皇帝的宠信,小心翼翼地活着。而且一旦新皇登基,杨家的权势财富就很有可能化为乌有,命是自己的的,那么命运为什么不能自己决定。
      这次密议持续的时间很长很长,天诛计划的后果使得杨家的大人们处事更加谨慎,杨春雨的这个建议太大胆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胆大包天,一招不慎就无疑于玩火。本来到了最后,保守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也就是继续对幽冀用兵,但是一个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的消息改变了这一切。
      “东海王与齐地的舞阳军达成密谋,东海王答应一旦登上皇位,即刻诛杀杨氏一族,就连杨太后也不会放过,他要换取的就是舞阳鬼军的支持,哪怕不派兵支持,也最齐码可以拖住朝廷的主力,更不会在他的背后捅上一刀。”杨玉桐把手里的秘报一合,冲着大家问道:“诺,就是这样,你们现在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形势明摆着,舞阳军志在复仇申冤,而东海王要得是皇位,要得是杨氏一族数千口人的性命。杨春雨的计划得到杨家各支的赞同,他受命过几日亲赴东海前线指挥战事,务求尽快结束此役,以应万一之需。吴青峰的人头也被取下,被放在一个昂贵的玉匣之中,只要舞阳军接受杨家的解释,答应朝廷的条件,舞阳诸将不但可以尽保现在的领地,朝廷还会为他们加官进爵。屠城的张全胜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吴青峰谋逆的罪名可以平反昭雪,还可以过继一人继承安国公的爵位世袭罔替,朝廷还将发布罪己诏,这对于已死的吴青峰来说可是莫大的荣光。当然,大人们还为标榜忠义的舞阳人送上了一个大帽子,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环节,那就是东胡人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一旦帝国内乱,神州子民遭殃不算,胡人若借机占了这锦绣江山,舞阳人还会成为千古罪人,遭万世唾弃。为防止万一,杨家还做了两手准备,那就是幽冀形势若不明朗,杨春雨的部队就不会攻入东海,当然南方的部队也要北调,杨家牢牢控制的禁军更要扩军。
      事已至此,考虑周详,杨家的大人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看来是万无一失了,现在那些坊间无知愚民的流言又算的了什么,他们肯定想不到,这帝国就要换一个新的天地,新的主人。
      “拿酒来。”杨家众人终于可以借得余暇,一舒心结了。

第七十二章 外戚密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