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一章 复仇之战(八)烫手山芋[1/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朝廷对东海用兵,一来是为了直接铲除掉势大的东海王,二来是可以获取比较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这其三就是为了立威,立新皇之威。立朝廷之威,更是为了立杨家的权威。所以说这一战的政治意义要远大于战略意义,杨家调集精锐,选派以杨春雨为首的猛将,弃张全胜的威胁于不顾,为的都是这一战之功。可现在倒好,东海王虽说被迫下台,交出了自己的领地,但是一个更可怕的敌人却趁机占据了东海富庶之地,隐隐对朝廷控制的司隶一带形成了三面合围的态势。杨玉桐好不容易舒展几天的心情又变坏了,那些该死的舞阳人在吴青峰去世以后,简直就像是没有了笼头的野马,肆无忌惮的在帝国领土上奔驰起来。七王作乱其实并不可怕,他们虽是先皇血脉,位尊权重,可是各怀心思,一盘散沙的他们只要朝廷各个加以击破,是不难对付的。舞阳人则不然,几百年的征战已经把他们凝聚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甚至比血脉亲族还要团结的整体,再加上心怀忧愤,最齐码在没有为吴青峰报仇雪耻之前,这个以舞阳将领们为核心构筑的团体是不可能分离崩析的。几年在幽冀的苦心经营之后,他们已经成长为朝廷,或者说是杨家前进道路上最可怕的敌人。仅从东海如此迅速易主这件事看来,舞阳人对于未来的每一步都已经有了详尽的计划,他们如同帝国卧榻旁的猛兽,虎视眈眈的盯住每一个机会,在一点点、一块块的吞噬掉帝国的血肉。
      “养虎成患,养虎成患啊。”杨玉桐不住的踱着步,心里不知道把舞阳军咒骂了多少遍。那些家伙出手的时机还真是恰到好处,张全胜的大军携裹着数十万百姓一路如同蝗虫一般席卷过来,已经对京师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有些胆小的大臣甚至在朝堂上提出了迁都以避叛军锋芒的建议。可这都城是轻易迁的了的吗?帝国开国六百余年,虽然其间也经历过不少风浪,但是这都城却没有变过,一旦迁都,风雨飘摇的帝国很可能在一夜之间丧失掉自己的威严,各地那些不安分的势力马上会裂土分疆坐观时局变化。真要到了那一步,再想恢复帝国昔日的荣耀就太难了。西北林家在攻取西川未果,双方筋疲力尽之后,已然退回了西北,他们一边舔着身上的血迹,一边在寻找着进入中原广阔天地的机会。剩下的南阳王高建、济南王高越、彭城王高怀、广陵王高灿也兵合一处,共同推举南阳王高建为首领,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和朝廷对抗到底。除了那个东胡大汗卡敦不知是让吴青峰打怕了,还是出于什么原因,老老实实呆在东胡草原以外,其余的异族又开始不安分了,尤其是百缅,他们的部队虽然战力不强,却对帝国南方垂涎已久。杨玉桐现在还不能和舞阳人轻易翻脸,他需要先安抚住他们,再迅速调杨春雨的大军回师,一举解决张全胜的叛军,只要保住了帝都,就等于保住了帝国的脸面,以后的时间还多得很,还可以再找机会收拾掉那些心怀异志的家伙。
      “通报你家将军,我家大帅上奉皇命,下承民意,亲率百万大军征讨东海叛王高德。现在你舞阳军却不听号令,擅自离开驻地,进入东海据城与大军对抗,可是为了包庇叛王而来。”城墙下,一个将官骑着马高声向城头大喝到。
      “我家将军因齐地事务缠身,没有前来东海,我等只知奉命前来协同征讨叛王,其余朝廷大事不是我们这些职务卑微的下属可以揣摩的,还请你家大帅多等些时日,等我家将军赶到东海之后,当面商议不迟。”城头上的回答也很是坚决。
      城下的将领无奈之下只得掉转马头,重新驰回大营。这样的喊话已经持续了数日,无论这边如何说辞,舞阳人的回答都是一样,将军不在东海,下属拿不定主意,请耐心等待。如果不是杨春雨在苦心弹压,这双方的冲突早就爆发了。到口的肥肉便宜了不费吹灰之力的舞阳人,这军中上上下下都十分不满意,可是朝廷的命令未到,谁也不敢轻言开战,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拖下去了。舞阳军的部队调动日见频繁,再拖个三五日,等到舞阳军把城防安排妥当,就是再想打也难了。
      大军终于开始行动了,可惜不是向东,而是掉头回京。再三思谋之后,杨玉桐为首的杨家还是认为现在与舞阳人开战的时

第八十一章 复仇之战(八)烫手山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