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将这一天称为成汉帝国耻辱之日、覆灭之日,当然也有人把它称作一个新时代真正的开篇。
当那颗戴着侯爷金冠的人头静静地躺在禁军们的面前时,他的嘴角还居然挂着得意的微笑。血泊中四百三十九个舞阳人伏尸街头,候府大小仆役一百六十八口引火,无一偷生,占地颇广的安国候府成了一片瓦砾废墟。官方的说法是,那冲天的火光是舞阳人为了掩盖府内的罪证,而主动点燃的,一百多口仆役侍女也是在舞阳人的威逼下而自杀的。自然也有好事之徒或乱臣贼子提出了异样的观点,他们认为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的确是为了隐藏什么,不过不是为了消灭什么舞阳人谋逆的罪证,反而是为了掩盖吴青峰手中已经掌握的一些权贵出卖帝国的密函,那引火的一方自然也就变成了声势显赫的杨家。随着安国侯府的大火,整个帝都也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混乱,所有跟舞阳人有过联系,甚至是可能有过联系的人都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与迫害,就更不要说那些舞阳商人,或者是稍许带有舞阳口音的路人了,他们的头颅被胡乱丢弃在帝都街头,以示朝廷坚决铲除乱臣贼子的决心。刀光、火光、血光混杂在一起,哀嚎、呻吟、哭喊处处可闻。半天的劫掠和屠杀夺去了数万户帝都子民的性命,五分之一的民房被烧毁,财物的损失难以计数。
杨家虽然派遣暗探广布在安国侯府的废墟四周,也确实捕获了个把漏网的舞阳商人,但并没有什么要紧的角色或是大规模的吊唁出现。又加之坊间各种流言不断,二十万大军受阻于冀州,宗室诸王蠢蠢欲动,西北林家勾连舞阳乱党,吴青峰的几个兄弟更是不肯罢休,据说已经动员了几十万人马准备倾巢南下,旌旗遮天蔽日,这些事情都需要调动大量人手。虽然安国侯府废墟前的两个石狮子眼中突然有鲜血流出,证明还有乱党继续活动,但是慢慢的朝廷对于安国侯府的警戒已经放松了。
京师传言,每天夜里,安国侯府废墟就有隐约的哭泣声传出,有些人甚至拍着胸脯保证亲眼看见有无头鬼魂在废墟上盘旋出没。一下,昔日富丽堂皇的安国侯府就变成了人见人怕的鬼地,那些暗哨一到晚间别说进府探查,就是连饶府巡视一圈的胆量也没有了,没有人察觉就在这废墟之中果然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也没有人发现在这废墟之中的空地间有几根铜管微微露出地面,你若是仔细俯下身去认真聆听,就可以听到隐约的哭声与咆哮从地底深处传来,仿佛是一群屈死的冤魂在抱怨着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倾泻着满腔的愤恨。
既然连天都要诛杀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必须得死,杨家为了结果吴青峰的性命,自然做了非常详尽的安排,除了无法在安国侯府内安插下足够品级的探子之外,能做的全都做到了。京师城门紧闭,侦骑密布,别说是个人,就连只鸟也飞不出去。但是他们并没有做到掘地三尺,最起码没有把那堆废墟好好挖掘一番,人总有一种惯有的思维模式,在那些大人的眼中,如此大火,余烬三日方熄,又有什么可以隐藏于其中呢。的确,是没有什么可以隐藏其中,但是却可以深藏其下。安国侯府的前身是齐王府第,而这之前又是开国宁信公爷府,第三代宁信公身无长技,唯爱化红铅、炼丹丸,这弄来弄去就弄出了烟火雷霆之物,这下老公爷就承受不住了,要求自己的儿子易地从事这么冒险而且折磨他人的伟大创举,但是哪里又有地方可以存放那些工具和合成品呢,于是可怜的小公爷索性在自己的后宅深挖数尺,弄出了一个硕大的地库来继续维持自己那不为世人认同的事业。小公爷后因误食自己炼制的仙丹,三十几岁便一命呜呼,愤懑的老公爷砸碎了他全部的工具,把那地库从此封存起来,时光流转,这个地库慢慢就被大家遗忘的一干二净。吴青峰入住之后,细心的老管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隐秘的场所,经过秘密的修缮,这里就成了吴青峰现在的藏身之地。地库中不仅囤积了大量的食物,还有自备的水井,完善的通风管道,足够几十人生存半年之久。既然逃不出去,吴青峰和吴歆、吴麟、吴鹄、吴瑸等人索性就把这里当作了临时的居所,等待外面的警戒放松以后再逃出帝都,潜回幽冀。
作为这支地下部队临时的负责人,吴歆现在每日里愁眉不展,不是粮食或饮水短缺,也不是因为火后的瓦砾堵塞住了大家原本用来逃生的出口,现在最令他头痛的是小侯爷疯了,每天只会傻呆呆的龟缩在一个角落里,或干嚎哭泣、或喃喃自语,有时候还不住把头往墙上撞去。吴歆一方面调派人手,希望早日从新挖通逃生的出口,一边亲自陪在吴青峰的身边,生怕他又做出什么自残的举动。牺牲了数百舞阳子弟,牺牲了另一个小候爷,舞阳人并没有换来预想的结果,现在的他们被困地下,徒劳无功的守护着一个已经疯颠的主人。
第八十九章 偷天换日(三)被困地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