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擅舟楫,北人长骑射”这句话早就成了神州百姓的共识,奔腾的江河不止一次阻挡了北方大军南下的征程。与以前的历朝不同,成汉帝国的开国大帝正是率军由南向北夺取天下的,自然对于水军的建设一直都十分重视,开国之始,立足未稳,强敌环伺,高阌天不敢托大,悄悄做好了大事不成便退回江南割据的准备,所以他在南阳苦心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六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南阳水军虽已不是当年的百战精兵,但无论从装备、战舰数量、战法经验等诸多方面考量,仍然冠甲天下,是帝国引以为傲的一支水上劲旅、蛟龙之师。就连当初楚王势大之时,楚地的舟师也不敢在江上与南阳水军轻易开战,杨春雨率领来的北地官军中又有过半士卒不识水性,这战端未启,结局似乎就已经很明显了。
面对帝团在江北岸上的百般挑衅,看着那冲天的浓烟烈焰和尖桩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南阳水军将士虽然愤怒,但还是很好的执行了军令,扼守天险,决不冲击对岸,战局就这样胶着住了。而杨春雨似乎也很满足于目前的状况,在清剿光江北的义军之后,他并没有象大家预料的那样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反倒显得悄无声息起来。这其间,倒是有小股官军乘着可怜的小船企图趁夜色偷袭,可惜他们的力量实在过于弱小,还没靠近南阳水军的大营就被一阵乱箭射了回去。大概帝国官军也知道在水上远不是南军的对手,也并不靠前,只是这不分白昼的骚扰也令南阳水军很是头痛。不认真对待,万一敌军趁乱混上岸来,凶悍的帝国官军完全可以逐步巩固滩头阵地,再不断调兵遣将把整个南阳防线撕裂。认真对待,不仅让士卒徒费精力,就那么几十条小船,倒也真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不要说水军的那些战船他们抵挡不住,恐怕哪天江上起场风暴,那些小船就得尽数裹身鱼腹。
自从那位倒霉的李大人被乡兵伏杀丢了性命之后,京城里再没有官员愿意前来军中劳军宣旨,可这并不意味着京师里的诸位大人对发生在南阳的这场战事毫不关心。大军远征,所需钱粮甚重,加之无法在当地征收,全靠长途运输,仅这一路的损耗就甚是惊人。战事一番顺利还好,一旦战局胶着,迟迟不见捷报,各种意见也就都冒了出来。杨家虽然在帝都百般压制,可代表南方豪强利益的官员们还是接连上了数十道奏章,指责杨春雨残暴嗜杀,大军所到之处就是生灵涂炭、赤地千里,总之一句话就是化干戈为玉帛,接纳南阳王的降表才是上策。朝廷和杨家派来的信使接连出现在杨春雨的大帐之中,每次都会涉及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大军究竟能否跨越天险,剿灭南阳,若是短期之内无法达成目标,还不如见机收兵,以后再缓缓图之。对于这些信使,杨春雨的脸上永远是那副信心满满的模样,信使们得到的回复也总是“快了,快了,请朝廷或者是大人再稍等些时日,当然那军需是等不了的,自然是越快越好。”杨春雨的回复显然是无法令帝都里的那些大人们满意,信使们的身影那就出现的愈发频繁,渐渐地从五日一次演变成几乎每日一次。这种压力下不仅作为副帅的庞昊天感觉到心中压了块巨石,就连那些下级将官和普通士卒的脸上也渐渐少了欢笑。营中唯一一个还能保持常态的也就剩下那位每天手不离书卷的大帅了,他微笑着打发掉一拨拨的信使,微笑着巡视着营垒,微笑着督促士卒每日架着几十条小船轮番骚扰对方,似乎胜利真的就不远了。
杨春雨那边仰仗着杨家的支持,并不急于展开攻势,可是他耗的起,南阳王高建可耗不起。大量涌进江南的流民需要安置,若有不妥,很可能会激起民变;为了驻守沿江一线,大批的青壮被征调参军,无法从事生产;被收编的王二余部经过这些年来的腐蚀,早没了当年农民起义军的艰苦朴实,将领们骄奢淫逸甚至超过了他们当年口口声声要的豪强地主;战事当头,那钱粮赏赐更得流水般的撒出去,将士用命用的还不是个钱。高建这里一边为了帝国官军被困在江北暗自庆幸,一边看着逐渐空瘪的府库暗自神伤。在这个关键时候,背后南方山里的那些越人也不安分,不过就是收取的税赋比往年多了几倍吗,就敢纠连闹事,难道他们不清楚面对的是怎样一个魔鬼,不明白覆巢之下无有完卵的道理吗。那个杨春雨背后依靠的整个帝国,一个虽然衰微了却仍然庞大的帝国,可自己呢,就连骨肉至亲都被送到了遥远的西川,每当夜色凄冷的时候,连找个贴心人说上几句知心话都不成,眼见自己的头发愈发苍白,高建有时真是后悔自己为何要出生在这个乱世帝王家。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高建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派自己的水军出击,一举击溃帝国官军那微不足道的水上兵力,让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残暴将军可以退缩回他的老巢。京师里那些接受了他大把贿赂的官员们已经向他保证,只需要一场胜利,哪怕是没有令杨春雨伤筋动骨的胜利,他们都可以在朝堂上掀起一阵滔天的波澜。那个只知道杀人的家伙没有给那些大人们带去预计的财富和属民,如果不是有杨家做他的靠山,他恐怕早就被论罪拿下投入京师的天牢里去了,而且根据可靠的内幕消息,杨家对他的支持也不是铁板一块,不少杨家的子弟在半公开的场合已经对这位声名显赫的同族旁支子弟表示了极大的不满。现在对于高建而言,欠缺的就是一场可以作为导火索的胜利,一场可以逼迫帝国大军北返,好让他重新安抚内部日见恶劣局势的胜利。在仔细询问完水军将领之后,他对于这场小规模战斗还是抱有十分乐观的必胜信念的,帝国官军的船只不但数量少、训练差、而且警惕性并不高,连日的骚扰已经让这些家伙产生了轻视之心,尽管如此,高建还是叮嘱自己的水军将领,不要过分靠近江北的岸边,以免进入帝国官军投石机的射程。眼看自己的思谋已然十分周详,高建的心中终于有了几分难得的轻松。他抓住身边一个新被选进王宫的舞女,半拖半抱的向后宫走去,估计不用等上许久,就会有一份捷报摆在他的面前。
“出击”,在接到命令以后,大家都相信大帅对此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若不然,为何要在此时下定决心对南阳水军一战。自从跟随大帅以来未逢一败的境遇也使得大家相信他们的统帅,相信这个面白如玉的男子会给他们带来渴望已久的胜利,这场战役持续的时间已经够长的了,死的人也足够多了,一切都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只不过按照大帅的意思,还要稍等一下,等一个月黑风高的时候,等一个北风狂吹的晚上,那才配得上一场扭转乾坤的战斗,一次足以改变南阳水军命运的出击。
大家都在
第九十八章 恶魔之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