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七章 王朝更替[2/2页]

乱世之血 宝宝包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接掌帝位的野心,只不过是迫于时局,暂时行监国之事罢了。最后由于连年内乱和诸王造反的事实,现今的高姓皇族子弟基本上已然难觅,所以出于传承高姓大统的目的,丞相大人命令同时恳切的盼望各个地方的官员们能够提供出一些有德操,有名望,有确切血缘关系及证明的高姓旁支皇族血脉,以便让他早登大宝,以免让世人觉得监国大人有睽测皇位之心。
      如雪片一样的奏章自然是立刻堆满了丞相大人的案头,各地的地方官吏们由衷恳请,再三要求,强烈希望监国大人顺应民心,尽早行禅让大礼,很多官员还表示非监国大人不能主一国之政事,那些什么祥瑞之类的故事也被再次翻拣出来,以证明杨玉桐的即位便是上天的旨意。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官员选择了沉默,尤其是手握重兵的舞阳军和西北的林家,不反对,不支持,不表态,他们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帝都里上演的一幕幕闹剧,似乎乐于落个清闲。杨春雨倒是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他认为杨家这么接掌皇位委实过于轻率,一连串的大清洗已经使地方豪强开始畏惧并且提防杨家,许多官员虽然口头不反对杨玉桐即位,但是骨子里还是心念旧朝的,现在只不过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振臂一呼带头反对而已,所以大家的观望不能等同于无声的支持,这不过是火山下涌动的岩浆,虽然没有喷发,可是危险仍然存在。如果杨春雨的这封信真的能够送到京师,或许杨玉桐会仔细斟酌一下这位家族中优秀统帅的意见,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做些参考,可惜这封信并没有送达它所要到的目的地。在征服南阳王之后,为了彻底消除江南一带的隐患,杨春雨不得不把兵力分散开来,一点点的剿灭那些事实上的地方豪强,那些地头蛇有的出身豪族,有的甚至是漂白了几代的巨匪,有的干脆就是多次起兵作乱后又因种种原因先后被诸王收买的义军余部,总之是鱼龙混杂,各怀鬼胎。其中一些有奶就是娘的家伙今天看大军一到,忙不迭杀猪宰鸡好酒好菜招待的是无微不至,可大军一开拔,就寨门紧闭把朝廷的税吏拒之门外毫不理睬。对于这种动不动就痛哭流涕主动承认错误,可是事后坚决不改的地方豪强,杨春雨也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手段,他倒是想过杀鸡憬猴,可惜打下两三个寨子和庄园之后,大军未到其余的那些豪强就跑到山林或是川泽藏了起来,大军一走天还是他们的天,变不了什么样子。反倒是很容易激起民变,那些豪强的家奴眼见主子没了,可是忠心还在,三五成群的不时骚扰你一下,今天抢你把刀,明天伏击你个信使,让你是防不胜防。这些家养奴还有一点,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或者不在意自己的父母是谁,在他们心中老爷就是一切,就是维系生存的唯一纽带,老爷没了,他们就变成了一文不值的流民,自然性命也就全不放在眼里,很是刁顽亡命。剿是剿不光,杀又杀不完,安抚又安抚不住,杨春雨这次彻底陷入了泥沼之中。慢慢的,那些主家亡了的家养奴猛地发现,大军不过是个无处发力的猛虎,只要小心些完全可以狭缝求生,于是对于落单士卒的攻击就变得有点肆无忌惮起来,所以杨春雨那份言辞恳切的书信并没有送到帝都,而是变成了某位大字不识一个的流亡家奴手里的厕筹,臭烘烘的被弃之荒野了。
      “先帝晏架之时虽年幼,可禀性温和圣善,特谥号曰懿。”随着太史令拖着长音的语句,一袭黑袍的杨玉桐嘴角微微泛出了一丝笑意,紧接着眼泪是夺眶而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随着那个小皇帝谥号的确定,六百多年的成汉帝国终于在法理上走到了最后一步,尽管监国大人再三叮嘱务必要对这个高家的末代皇帝风光大葬,可是这短短数年间先后死了三位君王,这新的皇陵没有个三五年是怎么也抢建不出来了,好在这是末代之君,稍微马虎一些也没人责怪,也真难为那位将作大匠,一方面要紧盯着禅让台的工期不要出什么纰漏,另一方面还要尽快把那位小皇帝葬下去,以免耽误了禅让的日子。最后一咬牙,把给先帝一位皇妃预备的陵寝先粉刷扩充一下,就那么给用上了,方案战战兢兢报上去以后,监国大人并没有什么不满,反倒是发下句话来:现今国事艰难,这钱也要省着点花。这下大家全明白了,匆匆忙忙把地穴一清理,简单的装饰了一下,成汉帝国最后一任皇帝,成汉懿帝还没等到成人,就随着那场京师夜乱结束了自己莫名奇妙的一生,被草草掩埋了。
      小皇帝的葬礼可以草率,那监国大人的禅让大礼却是决不能轻率一丝半点。皇帝虽然没了,可是太后还在,虽然高家皇族除了她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人物了,可毕竟女眷不好抛头露面,于是在高家旁支中选了一个不知道隔着多少代的皇亲,先是封他为安乐侯,以示为成汉皇朝的延续,再由这个可怜的家伙捧着禅位册诏到丞相府前请进。那杨玉桐自是“五内惊震”、“肝胆战悸”、“涕泪纵横”、接连上了九道《让禅令》和《让禅表》,再三推辞不受。于是朝中算得上数的六十七位公卿集体上书劝进,那上面写的明白“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故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样我们的丞相大人方满脸无可奈何的表情,被大家强拉着送进宫去。杨太后早就成了太皇太后,年纪不大,可是却饱受惊吓,神智平时经常有点糊涂,这回索性连移入西宫也省了,杨玉桐打着方便自己亲妹妹的旗号直接把她送进了城外的离宫。只有那个安乐侯,虽然朝代已经更替,他还是得享富贵,真就继承起高家的血统来了。
      这一年的冬天,杨玉桐行禅让大礼,从那个安乐侯的手中接过传国玉玺,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周,年号广德,大赦天下,传令的使者驱车把这条消息向神州各处传去。
      在遥远的北疆,雪花已经飘落多日,在一片素杀之中,一个隐在皮裘中的身影若有所思的打量着手里的那一点积雪慢慢消融。“没了,都没了,这神州也就该重新变得干净了。”

第一百零七章 王朝更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