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神仙―福星】
      简介
      福星,民间传说之神。象征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
      起源
      福星起源甚早,据说唐代道州出侏儒,历年选送朝廷为玩物。唐德宗时道州刺史阳城上任后,即废此例,并拒绝皇帝征选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为福神。宋代民间普遍奉祀。到元、明时,阳城又被传说为汉武帝时人杨成。以后更多异说,或尊天官为福神,或尊怀抱婴儿之送子张仙为福神。
      星辰
      古人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的居所,每一点星光都是一位星辰之神。星辰之神虽然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却被认为是地上万物的主宰。起初人们把天上星辰想象成恐怖的怪兽模样。道教兴起,他们也被晋升官职,统称为星官。其中有三位星官的职责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专门赐予福气好运的福星,负责加官晋爵的禄星,保佑人们长生不老的寿星。三位合称福禄寿三星。
      木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古人称之为岁星或者福星。
      由于人们常在东方看到木星升起,而五行观念中东方属木,所以就称之为木星,他的星神名为岁星神。
      《天官?星占》里讲:木星照耀的国度,赐幅于君王,保佑他政权稳定。
      星相家们近而引申为:“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是说岁星照耀的地方,百姓也能够得到好运和幸福。看来早在西汉以来,人们就把木星作为赐福之星看待。
      可天上星辰数不胜数,为什么偏偏选中木星作为福星呢?或许是人们看重他的明亮出众,引人注目。但明亮还不是人们选中他的主要原因。木星不仅是看上去很美,还有重要的实际功用。那就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岁星”所标示的含义:用来纪年和修订历法。古人发现在每晚同一时刻观察木星,他的位置都有微小差别,但变化量极小,不易察觉。如果以年度为单位来作比较,这个变化就非常明显。
      而这种变化的周期是恒定的,因此在古代天文学家眼中,木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天空就像是一个大时钟,木星就像是大时钟的指针。只不过它转一圈不是12小时而是12年。古代天文学家用这座大钟作大跨度时间的调整校正,以修订历法。
      不仅如此古人还发现木星与农业收成有某种关联。《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段文字讲到木星12年周期。大意是岁星所在的地方,保证五谷丰登,第三年会有饥荒,第六年进入衰落,第十二年开始兴盛。
      古人观察发现在木星活动的12年周期当中,气候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气候对农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明确记载岁星是主管农业的星官,地位极为崇高。
      以《史记?天官书》中的记载来看,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政府专门建造的庙宇来供奉岁星,而且这种祭祀制度一直持续到晚清,在紫禁城南的仙农坛旁边就有一座祭祀岁星的大殿,每到金秋

福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