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说你是我的亲人”。张寻之笑了笑。
“哎呀。不要讨论这个了。摩羯座的男生就是这么婆婆妈妈唉”。萧潇笑着说。
“这叫什么话呢,我哪里婆婆妈妈了?再说了,性格只跟人有关系,跟星座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张寻之一向不信星座。
“哎呦。你居然知道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了”。萧潇调侃道。
“走啦,去食堂吃饭吧”。张寻之笑着说。
于是,张寻之和萧潇一起去食堂吃饭。
一次,历史老师讲评月考试卷时,提到了“封建社会”这个词,陆安提出了不同意见。
“封土建邦,谓之封建。从秦至清,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除了汉、晋、明三个朝代,在建立初期,短暂地实行过分封制之外,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绝对主流。我觉得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这个词,是完全没道理的”。陆安站起来缓缓说道。
“很好!陆安不迷信书本,勤于思考,非常值得表扬。封建社会,原本是马克思形容中世纪欧洲。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学说传到中国以后,被一些历史学者生搬硬套,把古代中国称作封建社会。咱们的历史课本,也沿用了这种说法。我作为历史老师,当然不能说教科书错了,只能说它不恰当”。历史老师解释了一下。
“我最近读了史学大家陈寅恪、吕思勉的著作,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古代史有了新的认识。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叫封建社会,而应该叫帝制社会或君主社会”。陆安侃侃而谈。
“嗯。君主可能更恰当,也跟清末的君主立宪对应上了。不过,既然教科书说是封建社会,那你们在答题时也这么说吧。毕竟高考,是按历史课本出题的”。历史老师对陆安很是欣赏。
下了课,萧潇跟陆安说,“你听厉害的呀,都敢质疑课本了”。
“没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也是只是表达我的观点罢了,不一定就对”。陆安笑了笑。
“我的看法是,只有周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朝代。其它都不算”。萧潇也不太认同教科书的某些观点。
“对啊。英雄所见略同”。陆安笑得很灿烂。
“想不到你居然读过陈寅恪、吕思勉的著作。真是勤奋好学啊。那啥,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读过吧”?萧潇笑着问。
“肯定啊。《万历十五年》这么有价值的历史研究资料,当然要看了”。陆安实话实说。
“嗯。我也看过”。萧潇说道。
过了不久,迎来了期末考试。这也是沈季路、张寻之他们高中生涯,最后一次期末考试。
第47章 最后的期末考试[2/2页]